關鍵詞:脫貧攻堅、特色產品、有機農業、電商扶貧"/>
一、引言
脫貧攻堅戰,是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的重要講話強調的內容。他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目前,脫貧攻堅已到最后一個階段,收官之年即將結束。中國脫貧攻堅戰是一 項舉國體制、系統工程,貧困人口享受到的脫貧待 遇超過其他非貧困人口的待遇[4]。
二、實踐背景
久困于窮,冀以小康。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靈丘縣全面落實中央、省、市脫貧攻堅各項決策部署,堅持把脫貧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采取超常舉措,集聚攻堅力量,創新減貧模式,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全縣124個貧困村、15941戶41192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44%,2019年1月通過第三方評估驗收,4月省政府發文批準靈丘退出貧困縣[2]。
三、實踐目的
感悟新時代靈丘縣農牧民的養殖思想,體驗靈丘縣淳樸人民的日常生活,探尋靈丘縣脫貧致富的奧秘。準備對已經脫貧的韓家房村進行脫貧采訪和調研,尋找高珊珊等脫貧攻堅工作者留下的足跡,了解韓家房村的脫貧情況和變化。
四、實踐實踐
2020年7月28日-2020年8月2日
五、實踐歷程
2020年7月28日中國礦業大學“夢中國”暑期社會實踐團對團隊成員進行培訓;2020年7月30日中國礦業大學夢中國”暑期社會實踐團到達大同市靈丘縣。首先,中國礦業大學“夢中國”暑期社會實踐團成員聯系到靈丘縣電商產業園技術部,于2020年7月31日與靈丘縣電商產業園技術部負責相關人員進行走訪調查;于2020年8月2日上午10時,中國礦業大學“夢中國”暑期實踐團團隊成員郭航、杜昱、楊士梁、普桓四位成員在靈丘縣電商產業園技術部負責人汪海泉的邀請下,協同北京三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李春明主任,共同前往了靈丘縣巨羊駝村智慧農業示范園區進行參觀;其次,于2020年8月2日下午,中國礦業大學“夢中國”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武靈鎮韓家房村對村民進行采訪和調研。
六、實踐結論
1、首先,汪海泉針對實踐團成員提出的“為什么電商能夠在靈丘縣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重要價值”進行了闡述。他認為貧困村由于技術落后和銷售途徑狹窄,很難將農產品長期高效銷售出去,自然也無法直接提高經濟收入。另外,鑒于大部分農民未接受過專業的教育培養和技術培訓,因而缺乏將互聯網嫁接到農業的創造性思維。汪負海泉根據團隊成員的想法,進一步說到,當地從事電商工作的相關人員既具有熟知當地農民現狀和需求的一線資料,而且具備相對專業的操作技術和運營能力,自然在脫貧攻堅戰中能夠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時代優勢加速“摘帽”進程。電商行業在我國已經發展將近20 年, 各項體系及市場規則都趨于成熟[5]。
圖為實踐團成員進入靈丘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并與負責人進行交談。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士梁 攝
其次,汪海泉提到目前已有多家企業秉承著“不為私利、但為農益”的初衷入駐該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這些企業通過為農民聯合搭建長期的銷售平臺,持續幫助農民銷售農副產品。參與電商扶貧的企業將各自經營專業與農戶對口,并把先進高效的農業技術以最低廉的成本應用和推廣到土地中去,讓農民看到、摸到、收到切切實實的電商實惠。隨著企業和農業技術的幫扶,苦蕎等靈丘縣當地特產也在互聯網的時代舞臺中逐漸被包裝成為一方品牌,形成了推廣和發展靈丘縣相關產業的重要力量。汪海泉鼓勵大學生把先進技術帶回家鄉,走向基層,在這一過程中,大學生首要做到的應該是提高執行力和實踐能力。在執行力方面,汪海泉根據自己從事電商將近二十多年的經驗,說明了在服務脫貧攻堅事業的過程中做到腳踏實地,嚴謹執行工作的必要性。同時,汪負責人也強調道,脫貧攻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自覺自愿長期投入到脫貧攻堅戰中去,才有可能真正為農民創造獲得感和幸福感。
圖為實踐團成員和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一同探討車具模型。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士梁 攝
最后中心的實習研究生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向實踐團描述了電商助力扶貧后的靈丘縣變化。通過加大對貧困村電商服務網點、上行銷售渠道等投入,實現70多種農副產品成功上線銷售。通過整合全縣零散電商資源,建立多類多個中心,架起了靈丘縣農副產品走向世界的“電商橋”。除此之外,實踐團成員在周邊走訪的過程中,還觀察到靈丘縣房屋建筑不斷改觀;學校校園重新裝修;鄉鎮全域旅游帶動農家樂等旅游服務業發展;通過當地的新聞報道了解到靈丘村級有機農業扶貧模式入選“中外減貧案例庫及在線分享平臺”。諸如此類變化都離不開電商扶貧不斷覆蓋的重要力量。
2、首先巨羊駝村村民的羊體內含硒量豐富,自己劃分土地種植中藥,提高土壤含硒量,并且將種得的中藥對羊進行喂養,實現了養殖基地內自產自足。 隨著人們對健康意識的逐步提升,有機蔬菜的種植和推廣一定有更大的突破和發展[1]。
其次。李主任說學材料的不能只聚焦于中上流材料研究,更要考慮好如何從垃圾分類中獲取新材料,這是一個急需創新突破的方向。
最后,汪海泉將運用自己的公司的技術,將村民家中的設備更加智能化,增添中藥智能灌溉裝置以及智能喂養雞羊裝置,使得家中的前期成本更低,減少人力物力的投入,之后推廣到各個養殖基地,增加農牧民的經濟收入,他表示靈丘縣雖然已經脫貧,但是不能止于脫貧,要為農民做持久、長久的幫扶,確保脫貧不返貧。只有走向基層,有實干有實操,才知道農民需要什么。
圖為與“夢中國”團隊三位成員的合影。“夢中國”暑期社會實踐團通訊員楊士梁攝
3、首先,在脫貧建設前期,韓家房村村委確定將油用牡丹作為產業結構調整重點方向,所以這百畝牡丹田,便是韓家房村鄉親們脫貧的希望。村民新種植油用牡丹360畝,使村民每畝增收2000多元,并且還帶動本村和周邊村貧困戶就業上百人次。
七、總結
1、脫貧工作要與祖國的復興夢結合在一起,既能提升自己的個人價值,又可以為祖國的建設盡自己的一份力。
2、經濟發展要工業與農業相結合,經濟發展的同時,不忘記環境的保護。不可以已消耗環境為代價發展工業經濟,經濟和環境要兼得。
3、在脫貧工作中要落實脫貧工作保障,必須每一個人都可以享受到政府政策的優惠。在脫貧工作建設中要廣泛宣傳動員,調動每一位村民的力量,既可以建設發展,又可以使提高村民的思想水平,激起村民的脫貧致富的愿望。
4、有機農業作為脫貧工作不可忽視的力量,既可以解決現代農業帶來的問題,如環境的破壞、土地質量下降等,又有助于提高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5、脫貧工作少不了優秀的領頭人,越是難脫貧的地方就越需要像高珊珊一樣的工作人員,無私奉獻,投身到國家的建設。
6、發展每個地區的特色,因地制宜。韓家房令人印象最深刻而就是這百畝牡丹,這不僅是韓家坊的特色,也是韓家房脫貧的方法,村民的希望。每個地區都應該有自己的特色產品,特色標志,利用這些特色產品提高村民的收入。
不足之處:此次因為疫情原因,中國礦業大學“夢中國”暑期社會實踐團成員人數較少,所開展的項目、覆蓋面較小,未能全面的了解情況;已有的宣傳方式較少,未能廣泛宣傳。
針對不足之處的建議:開展活動之前做好的更好的準備,充分利用每一位成員的力量,多分組調查,高效率寫新聞。
結語:中國礦業大學“夢中國”暑期社會實踐團積極響應大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走出校門和家門,前往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對靈丘縣的脫貧情況進行調研,了解靈丘縣的脫貧情況,總結了靈丘縣脫貧的方法,驗證了有機農業發展的可能性。同時,該脫貧方法也可以使用其他還未脫貧的地區。成員積極宣傳團隊的成果,在多個網站和應用上宣傳,對本校的學生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今后的生活中,中國礦業大學“夢中國”暑期社會實踐團仍會積極響應國家社會的號召,帶領同學們積極參與社會和國家的建設。
參考文獻
[1] 艾海軍.有機蔬菜種植模式及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應用探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6):182+184.
[2] 山西經濟日報.靈丘脫貧,2019。07.23
[3] 山西新聞網.高姍姍:帶領村民脫貧奔小康,2018.07.25
[4] 鄧大才.積極國家:反貧困戰略中的政府干預與理論基礎——基于國際反貧困戰略的比較研究[J/OL].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02)
[5] 李萌.新媒體背景下傳統電商的機遇與挑戰[J].特區經濟,2020(07):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