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日-15日,福建中醫藥護理學院“時代在召喚”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山西大同、福建平潭、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區與四川彭州開展“青春扶貧,鄉村振興”社會實踐調研活動。本次實踐均在成員家鄉開展分為線下走訪調研選品與試品、線上直播帶貨 、訪家鄉文旅產業鞏固脫貧成果三個部分的社會實踐活動,其目的在于:通過對大同黃花基地實地走訪調研,深入了解大同黃花產業目前發展概況,學習國家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思想,總結大同黃花基地產業扶貧的的優秀經驗,以進行市場調研尋找中醫藥材發展契機;關注家鄉特色農產品銷售情況,實地調研滯銷農戶農產品現狀,進行帶貨前期必要的選品與試品,確保家鄉農產品質量安全可靠;訪家鄉文旅產業以切身接觸家鄉文旅產業建設及其帶動鄉村振興經驗,并了解當地旅游業和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形勢,以助力鄉村振興。
大同黃花基地調研行

圖一為實踐團在和當地農戶洽談。
“一株忘憂草,萬戶脫貧計”,這句話不僅常常出現在大同黃花基地的大道小巷,也常常在當地百姓口中出現。實踐團山西小分隊踏入大同黃花基地便感受到了當地農戶對于大同黃花的重視,通過和當地農戶們的洽談,實踐團了解到當地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成果和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情況。當地村民帶領下,實踐團從忘憂大道到田間地頭,從坊城新村到黃花生產總公司參觀小黃花產業整個產業鏈,以進行切身體驗黃花生產的全過程。據當地農戶介紹今年受疫情影響,黃花及黃花系列產品大部分滯銷,黃花銷售陷入困境。由此看來“互聯網+直播帶貨”已成為當下最切實可行的方法。
線下中醫宣傳帶貨行
圖二為實踐團在進行大同黃花中醫知識宣傳助銷黃花產品。
實踐團小分隊在前往大同黃花基地實地調研后,經過對產品的熟悉與試品后,實踐團在互聯網上開展“為脫貧下單,為貧困助力”公益助農計劃,活動一發出,受到廣泛親朋好友的好評,朋友圈的好友紛紛參與到助農計劃中。為擴大幫扶范圍豐富農產品的信息種類,實踐團經親戚朋友介紹親自走訪家鄉其他的滯銷農產品,為助農計劃又加入新的血液。為充分發揮“帶貨+扶貧”的優勢,擴大公益助農計劃影響力,實踐團在大同職校開展關于大同黃花的中醫知識宣講,使更多當地人了解家鄉特色農產品的好處,助銷家鄉農產品。在這一過程中,團隊采用各類新媒體宣傳,其中由團隊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兩期公益助農計劃,閱讀量超過400+,點贊數250+,交易數量尚佳。
訪各地文旅產業宣傳行
圖三為實踐團在走訪甘肅省回族自治區的八坊十三巷。
實踐團分布在全國各省的成員們分別前往了福建平潭北部生態廊道、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區八訪七巷、四川彭州龍門山區等鄉村文旅圣地,對各個地區文旅產業的游覽特色、游覽服務和優秀經驗做了重點觀察與交流,并積極學習和請教家鄉文旅產業負責人,共同聆聽了家鄉文旅產業的曲折發展歷程與給鄉村帶來的全新面貌。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團隊采用發布團隊動態、直播宣傳的宣傳形式,截至寫稿前,直播時長7+小時,瀏覽人數達到2000+人,喜歡達9.6萬+人次。并且通過團隊賬號與團隊成員的轉發吸引了更多的人了解到此次的社會實踐活動的經過,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全國各個地區的歷史文化風韻與文旅產業發展現狀,弘揚了特色民族文化。最后,通過對當地文旅產業發展現狀進行發展潛力考察與評估,實踐團充分意識到鄉村旅游發展潛力使助力著鄉村振興戰略,為全國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優秀經驗。
此次的實踐,實踐小隊宣傳方式新穎,采用發布團隊動態、視頻展示、直播宣傳的形式?傊辈r長達7+小時,總瀏覽人數達到2000+人,總喜歡達9.6萬+人次。且在此過程中,隊員們切身感受了引導當代大學生深入基層,進一步凝聚脫貧攻堅中的青春力量,使成員們能將脫貧國情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