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主題:新時代下對醫療廢物處理過程的調查與追蹤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全國上下積極投身到這場抗“疫”狙擊戰中時,作為最后一條戰線的醫療廢物處理,也備受民眾關注。
基于這樣的時代背景,南師大醫療廢物處理調研暑假實踐小隊開展了對各自家鄉醫療廢物的處理過程的調研。為了幫助同學們了解醫療廢物的處理過程,普及醫療廢物的正確處理方法,幫助同學們對與醫療廢物相關的傳染病知識進一步理解,讓同學們在其中領悟到美麗中國執政理念所倡導的綠色發展,我們開展了名為“新時代下對醫療廢物處理過程的調查與追蹤”的暑期活動。
本團隊在前期積極了解和學習相關政策和文獻,在指導老師王昕曄的幫助下,我們制作了針對于大學生的調查問卷。
我們走進了河北省秦皇島市某三甲醫院、浙江省杭州市某衛生院、江蘇省南京市某社區醫院、江蘇省連云港市某中醫院、江蘇省南通市某醫院、湖北省棗陽市某醫院進行采訪、拍攝,我們也聯系了負責醫療廢物處理的專業人士進行采訪。最終調研結果顯示,醫用垃圾多數為感染性廢物,已使用的口罩、一次性輸液針頭、消毒用品占多數,醫院對其實專門放置,固定時間內由專人用專車帶走并統一處理。醫護人員表示,有些垃圾后續處理得不到大力監管,且垃圾處理成本由醫院承擔。(采訪過程中均遵守當地新冠疫情防范的相關規定)
本團隊希望此次調研能使團隊成員學習專業領域的相關背景,把握醫療廢物處理情況,增進項目組成員對該產業的了解;通過調研得出結論,分析得出當代大學生們對醫療廢物處理情況的了解程度,并借由后期宣傳,幫助同學們了解醫療廢物的處理過程,普及醫療廢物的正確處理方法,幫助同學們對與醫療廢物相關的傳染病知識進一步理解,讓同學們在其中領悟到美麗中國執政理念所倡導的綠色發展。
以下為本團隊在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對宣傳醫療廢物的相關知識的建議:
【關于醫療廢物處理過程的建議】
◇醫療垃圾的處置是需要要醫療單位付費用的,對于疫情之下前景比較困難的中小型診所,希望社區能夠提供補貼減免成本幫助其渡過難關。
◇現實中還是很多人對醫療廢物的處理缺乏認識和注意力。醫院經常會有人將醫療廢物扔進生活垃圾區域里,這種情況導致必須有人負責用鉗子將污染過的醫療廢物從生活垃圾里分離出來,而已經造成的污染更難以計算。
◇要從源頭上減少醫療垃圾的產生。現在有一些廠家為了追求高利潤,很多完全可以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他們按一次性的器械去生產,一次性生產產量多,那么醫療廢物固定要多,后期的處置費用肯定要增加。所以應該從國家政策方面進行宏觀調控,醫院單方面是很難做到的。如果醫療廢物產量減少以后,衛生處理的成本會可以縮減,病人的負擔也會小,醫院的管理的壓力也沒那么大。
◇私人診所,小型醫院,私立醫院,他們可能對這醫療廢物處理投入不夠,所以這方面監管應該繼續加強。以及更偏遠的山區,比如那些村的衛生所和診所,尤其是那些道路交通非常不方便的,他們的醫療垃圾是否也會處理的及時規范我們不得而知,這也是需要加強監管的地方。
◇有些只注重利益的廠家和大眾意識不到醫療廢物的存在,可能還會在私下進行廢棄醫療用品的買賣交易,所以這方面對公眾的教育可能還是有所欠缺的。希望政府部門或者是媒體做一個良性的一個導向,擴大醫療廢物處理相關知識的推廣面,同時持續跟蹤報道一段時間,不要光315就去報道一次,要實現一個常態化。
【未來醫療廢物處理需改進之處】
綜合當前發展現狀及調研情況,未來醫療廢物處理的改進大致從政府部門、監管部門、醫療廢物處理廠家、媒體等幾個角度進行分析。
◇政府方面:針對前景比較困難的中小型診所,能夠出臺相關政策對其醫療廢物的處置費用進行一定程度的補貼保證中小型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行。
◇監管部門方面:在保證對大型甲級醫院的醫療廢物處理過程的監管之外,還要加強對私人診所、小型醫院和偏遠鄉鎮衛生所的監管,做到從上而下全方面的監管,進一步健全監督管理體系體系。
◇醫療廢物廠家:要加強醫療廢物的理論知識學習,認識到其對社會以及人民群眾的嚴重危害性,同時深刻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避免對醫療廢物處置不當等事情的發生。
◇媒體方面:對醫廢處理的輿論監督應形成常態化,深化人民群眾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同時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科普,讓那些想以此牟利的不法分子不敢做、不能做。
【對于醫療廢物相關知識宣傳的建議】
由調研可知,約有六成以上的受訪人員表示平時生活中產生的醫療廢物的處理方式是直接丟棄,僅有少部分的受訪人員是合理分類再丟棄,這說明大部分的人民群眾還是對這方面的意識不夠強,所有相關知識普及應加大力度,監督工作也應做到位。
來自丨南師大醫療廢物處理調研暑假實踐小隊
團隊成員丨左博文 潘蘇暢 於軒好 楊明川 馬逸孝 戴思聰 王藝 王一諾
指導老師丨南京師范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 王昕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