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新鄉事成”實踐團隊開展了為期三天的線上調查活動。此次線上調研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當代年輕人對于鄉村新媒體的了解情況以及當代青年人的互聯網使用情況。收集這些信息為日后的調研活動進行準備,同時也是通過這次調查來讓人們對于鄉村新媒體這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多一分了解。
調研題目:關于當代青年人對于鄉村新媒體了解情況的調查研究
學校: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作者:吳庸
實踐單位:線上
實踐時間:2020年8月3日-2020年8月5日
摘要:新鄉事成小分隊通過調查資料、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來對當代青年人對于鄉村新媒體的了解情況進行調查。對獲得的資料和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之后對于當代青年人的上網習慣以及對于鄉村新媒體的了解情況做出了總結,并且為鄉村新媒體的建設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青年人;新媒體;傳統媒體;紙媒;新媒體流量+經濟新力量;發展建議。
一、調查背景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國家對貧困地區重視,貧困地區的經濟面貌已經得到一定改善,目前智能手機在貧困地區比較普及,為新媒體精準扶貧奠定了基礎,特別是近年來新媒體平臺發展勢頭異常迅猛,涌現出了大量新媒體平臺,其中“兩微一端”就是一種影響力較大的新媒體模式在國家對精準扶貧高度重視和新媒體技術發展迅猛的背景下,應重視發揮新媒體平臺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新媒體日益成為群眾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媒介,成為當前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載體。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是兩個一百年目標的轉折點。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新媒體以其獨有的特點,另辟蹊徑,能夠實現在農村地區順利開展信息服務,彌補傳統媒體在農村地區開展信息服務的不足。因為新媒體應用于我國農村信息服務亦存在短板,所以提出了新媒體應用于農村信息服務的基本思路應當是“融合”,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也是新媒體與當地農村實際、農村居民信息需求的融合。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融合”,是當前新媒體應用于農村信息服務的可行模式。只有融合,才能適應當前農村居民的信息需求,也才能適應目前我國新媒體發展的水平。而如何加強鄉鎮的新媒體建設便成為了迫在眉睫的問題。
二、調查目的
1.了解當代青年人對于鄉村新媒體的了解情況。
2.了解當代青年人上網的主要目地。
3.了解青年人的主要信息來源。
4.通過這次線上調查去增加隊員之間的配合與默契,讓每個隊員更加了解自己的優勢在哪個方面。同時也讓各個成員之間互相了解,讓領導者明確隊員的優勢與執行能力。
5.通過這次線上調查對鄉村新媒體進行一次小型的宣傳。
三、調查時間和內容方法
此次調查于8月3日-8月5日進行,借助了微信、QQ等平臺,將問卷通過問卷網鏈接形式推送給被調查者,被調查者通過點擊鏈接在線上輕松參與問卷調查。為了更加快速的采集更多的消息,本次問卷調查采用在20道問卷問題中隨機選取11道的形式來對被調查者進行調查。
四、樣本情況
本次共發放調查問卷102份,回收102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問卷調查人口年齡占比為0-23歲占比達95.1%占絕大多數,24-40歲占2.94%、41-60歲占0.98%、60歲以上占0.98%。青年人占問卷調查的絕大多數,所以該問卷調查可以十分有效的反映青年人對于鄉村新媒體的了解情況。

圖為問卷調查中的數據。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吳庸 供圖
五、調查結果與分析
此次實踐活動以問卷調查為主,并對問卷進行回收和數據整理分析。
由圖表可知,受調查的人中有63.73%的人表示對于“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大體上了解、10.78%的人表示十分了解,同時也有18.63%的人表示只是聽說過6.86%的人表示從來沒有聽說過并且十分不了解。關于經常使用的媒體方面,絕大多數人選擇了電影、網絡、電視等新媒體(其中網絡占比最大),只有少數人選擇了報刊、雜志、電臺廣播等舊媒體。從人們對于媒體了解情況可以得知,當代青年人絕大多數都對于媒體有一些了解,只有很少數人對于媒體感到陌生。這證明媒體這一概念在青年中的普及率還是很高的,有很多青年都了解媒體。在對于人民最常用的媒體圖標中我們不難看出,如電視、網絡、電影等新媒體更能夠得到青年人的青睞,而報刊、雜志、電臺廣播占比較小。在新媒體多數人選擇這一現象中我們可以發現新媒體已經逐漸開始取代舊媒體,這種情況無疑是有利于鄉村新媒體的發展的。

圖為調查問卷中的數據。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吳庸 供圖

圖為調查問卷中的數據。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吳庸 供圖
我們還統計了當代青年人上網的主要目的,由條形統計圖表可知當代青年人的上網目的十分豐富多樣,不僅僅有娛樂需求,還有發展需求。由此可知,當代青年人在上網時往往有多個上網目的,甚至在第一上網目的結束之后還會進行一些無目的的觀看。我們還向一些被調查者詢問了平時接觸紙媒與接觸互聯網等新媒體的時間哪個占比更大,絕大多少被調查者表示自己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接觸互聯網等新媒體,只有少數時間會接觸紙媒,并且通過統計發現,在年輕人接觸的紙媒之中書籍與傳單占了絕大部分。
圖為調查問卷中的數據。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吳庸 供圖
圖為調查問卷中的數據。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吳庸 供圖
通過調研青年人對于當地市(縣)委、市(縣)政府政策以及公眾號的關注程度我們得出了以下數據:對于是否關注本市(縣)的政務微信、微博,有52.94%的人表示已關注,也有47.06%的人表示并未關注。對于是否關注政府的政務宣傳,有51.96%的人表示關注,有48.04%的人表示不關注。
圖為調查問卷中的數據。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吳庸 供圖
圖為調查問卷中的數據。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吳庸 供圖
我們還調查了人們對于新媒體流量+新經濟力量的了解,得到了如下條形統計表,發現人們對于新媒體流量+新經濟力量還是多少有一些了解的,并且人們對于新媒體+脫貧攻堅最為熟悉。這可能是最近國家脫貧攻堅舉措在農村與互聯網相結合導致的,致使人們對于互聯網+脫貧攻堅更為了解。
圖為調查問卷中的數據。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吳庸 供圖
在關于限制人們使用新媒體的因素調查中,在102人中有近70人表示時間是限制他們使用新媒體的最主要因素。可見時間是限制人們使用新媒體于現在新媒體發展的主要因素。
圖為調查問卷中的數據。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吳庸 供圖
六、結論與建議
經過為期三天的問卷調查,我們發現當代青年人在新媒體于傳統媒體之間往往更傾向于新媒體,因為新媒體較傳統媒體而言更加方便、迅速、快捷。當代青年人上網的目的不同于以往,現在的青年人上網的目的多種多樣,一些年輕人上網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娛樂需求,他們主要是在互聯網上玩游戲、看電影、聽音樂等。還有一些年輕人上網則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發展需要,他們主要是在互聯網上看新聞、查閱資料、閱讀電子書等。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現代的年輕人已經越來越傾向于新媒體,而像報紙、電臺廣播等舊媒體已經逐漸被互聯網等新媒體所取代。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當代青年人對于互聯網+鄉村并不陌生,尤其是互聯網+脫貧攻堅。青年人對于互聯網+鄉村了解、青年人更加傾向于新媒體、新媒體是青年人主要是信息來源、傳統媒體正在逐漸被新媒體所取代,我們認為這樣的大環境十分有利于鄉村新媒體的發展。我們的調查對象主要是青年人是因為一代青年人往往會影響國家未來幾十年,青年人才是未來,所以說青年人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未來新媒體的走向。綜上所述:1.目前我國新媒體已經成為主流,并且開始逐漸取代舊媒體。2.目前我國的網絡大環境十分有利于鄉村新媒體的發展。3.互聯網將在未來的幾十年間讓鄉村有翻天覆地的變化。4.鄉村新媒體將在未來的幾十年中大放異彩,為我國脫貧攻堅以及現代化鄉村的建設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根據調查結果,我們也為鄉村新媒體提出了一些建議:
根據調查數據可以發現,人們對于當地政務公眾號的關注度并不是很高,所以當地政務公眾號應該加強宣傳。雖然互聯網等新媒體已經開始逐步取代舊媒體,但是人們對于書籍、海報等紙媒仍然有很高的興趣,所以鄉村新媒體在宣傳時可以采取互聯網線上宣傳和線下發放海報相結合的方式。
調查數據表明,當代青年使用互聯網的目的是多種多樣的,所以在鄉村新媒體建設中要以滿足人們多種多樣的需求為一個主要目的。盡可能去構建一個多功能的新媒體平臺,讓人們在一個軟件中就可以滿足各種各樣的需求。
3. 調查數據中表明,影響當代青年使用互聯網的最主要因素是時間。所以鄉村新媒體在以后的建設中應該著重考慮增加用戶體驗并且盡可能減少復雜的操作、讓操作更加方便快捷。簡單便捷的操作不僅可以減少用戶的操作時間增加用戶的體驗時間,還可以吸引一批老年用戶,讓各個年齡段的用戶都有一個良好的用戶體驗。
七、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互聯網
百度百科—新媒體
百度百科—傳統媒體
中國經濟網—聚焦鄉村振興戰略 以互聯網+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