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行節約 儉以養德——線上調查
隨著國家地不斷發展,我國已進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階段,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們在飲食外的消費比例占比逐漸增大,幸福感明顯增大。但與此同時,人們的消費觀念也漸漸發生了變化,存在較多不合理消費的情況,甚至有透支現象出現。
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關于堅決制止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近期團支部開展“厲行節約,儉以養德”主題活動,以倡導反對浪費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大力提倡勤儉節約的價值理念和生活方式。為響應團支部主題活動,2020年11月07日至10日,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18級材料四班團支部通過線上問卷調查深入了解當代大學生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并力圖從中解讀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和對節約的認識。在班級同學們的協同助力下,通過QQ和微信發布問卷調查,共收集到150份問卷調查結果。
大學生的主消費仍集中于飲食,其次為生活用品,服飾、化妝和娛樂等占比皆約有40%。大部分學生月消費為1000~1500元,且每月有結余的人數占較大比例,但亦有小部分學生存在生活費用透支現象。通過分析討論,其一是主流消費觀念的影響,人們開始在享受層面進行大量的消費,會更注重產品的質量性和新穎性。其二,隨著網絡購物的興起和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線上購物附上了沖動性和隨意性。除去少數不合理消費,大部分對消費有著理性的認識,對節約有著清晰深刻的理解。對物品即需即買,不購買額外附加物,不過分追求高檔時尚……能夠在生活細節中勤儉節約,不鋪張浪費,體現厲行節約,達到儉以養德。
時代變得越來越好,人們不再挨受貧苦饑餓,但正是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在無數艱苦時刻幫助先輩度過一斷斷辛酸歲月,才有了今天。21世紀亦離不開它,因為它是我們的精神內核。
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18級四班團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