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8月23日訊(通訊員 工商2001張曉軒) “農村穩方能天下安,農業興方能基礎牢,農民富方能國家盛。”為深入了解陜西地區家庭農場有機肥使用情況以及收入情況,探索陜西地區的農業綠色發展的可行性。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管學院家庭農場采納有機肥行為赴陜西調研隊,深入陜西省寶雞市鳳翔區開展了“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調研活動。
伴隨著普通化肥等生產資料用量逐年遞增,以及農村家庭農場模式的不斷發展,家庭農場愈發處于引領農業振興的核心位置,是最適合農業生產經營的實踐者,其生產行為對于實現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此次實踐活動中,總隊赴鳳翔區陳村鎮實踐小分隊抵達陜西省寶雞市鳳翔區陳村鎮。在調研前期的準備工作完成后,我們便著手開始調研實踐。調研隊員頂著烈日在街上分發問卷、邀請當地居民去填寫問卷、采訪當地的居民。在調研期間,小組成員受到了當地人以及村委干部的熱情款待以及幫助。盡管在調研過程中會有一些居民由于對我們活動的不了解而拒絕我們的采訪,但是總體來說我們還是得到了當地許多居民的支持以及幫助。與鎮政府對接的工作人員進行了交談后,在陳村鎮眾位領導配合與支持下,以實地走訪為主,調研問卷為輔的形式,前往了幾個主要的家庭農場進行了參觀和考察。同時就關于有機肥的使用情況以及年收入情況對家庭農場的相關負責人員進行了訪談以及問卷調查,獲得了許多真實客觀的寶貴數據,同時對增收效果顯著的家庭農場進行了典型案例構建和分析,有效促進了調研隊伍對家庭農場施用有機肥情況和效果更系統、更全面的認知。
調研活動結束后,全體隊員召開了線上會議,對當天調研成果進行了整理、復盤和匯總,完善了之后的調研方案和詳細計劃。為了進一步提高有機肥的推廣率,引導農民改變施肥習慣,提高農民對耕地質量的認識,當地政府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及時制定和完善相關配套政策,以期形成固壤沃土、穩產高產、增產增收的綠色農業新生態。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在本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青年隊員們紛紛表示自身社會責任感明顯增強,有效提升了自我素養和自身能力。同時,清醒地認識到了“汗灑青春,擔當有為”的精神真諦,隊員們堅信,未來幾天的行程中,定當不忘初心,始終懷揣奮斗與堅持的決心,繼續做好三下鄉工作,勇當新時代青年急先鋒,肩挑強農興農之大梁,助力基層脫貧、鄉村振興,西農學子勢在必行!
責任編輯:張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