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從來都不是抽象的,初心也不會自然保質保鮮。只有回到過往的點位之中,看到一雙雙草鞋支撐的艱難跋涉,感受到革命前輩經歷的是何種磨礪,思考的是多么重大的家國問題,譜寫出的是怎樣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才能更清楚地向年輕人傳承紅色精神,激活年輕人的紅色基因。為了解先烈精神,緬懷革命先烈,并將其精神給予傳承。河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建筑)學院羅梓文于7月12日前往成都市青羊區十二橋烈士墓。開展學習先烈精神,緬懷先烈的活動。

圖為本次活動地點十二橋烈士墓,花崗巖浮雕拍攝

烈士陵園左側有五面烈士事跡欄,隊員來到事跡欄前仔細閱讀學習烈士們的英雄事跡。1949年12月7日成都解放前夕,國民黨特務將關押在成都將軍衙門內的30多位共產黨員、進步人士和愛國青年學生,殘忍殺害于通惠門外十二橋附近。他們中有上世紀二十年代初留法勤工儉學時入黨,回國后任中共重慶地方委員會委員并一直從事黨的文化工作和上層統戰工作的
楊伯愷烈士;有在1926年英軍炮轟
萬縣的“九五慘案”中英勇抗英,聞名中外的愛國軍人,后來長期從事黨的秘密活動的于淵烈士等。隊員仔細閱讀完十二橋烈士的資料后深受感動。講述道:“他們是犧牲在勝利前夕的英雄,如果他們能看到如今這盛世,九泉之下一定能安心了吧!

圖為團隊隊員對十二橋烈士墓進行深深緬懷。緬懷英雄,激發永不衰竭的昂揚斗志
本次活動,隊員認真的游覽了十二橋烈士墓。對資料牌進行了仔細閱讀,再次深刻地了解十二橋烈士們的英勇事跡。對同行的人員一同說著十二橋烈士們,表示著對他們的深刻敬仰。最后進行深深的緬懷。十二橋烈士們的英勇將永遠刻在他的心里,促使著他為祖國的發展而努力,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
通過本次活動隊員表示:“自己深刻的知道了,必須要傳承好先烈精神,筑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魂,才能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一個個動人的紅色精神凝聚而成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閃耀著歷史的光芒,也照亮培養青少年精神素養的方向。我們應跟隨著指引的方向前進,崇尚英雄、緬懷英雄、學習英雄,永葆革命英雄精神之氣,錨定久久為功之力,必將積跬步至千里,全面實現新征程上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