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科技大學赴淄博市博山區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在指導老師劉金嶺、車玉章的帶領下,于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開展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隊伍此行圍繞“發揚紅色精神,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主題,通過開展參觀紀念館、走訪民間、采訪領導、博物館研學、實地體驗鄉村振興措施、體驗地方傳統琉璃特色文化等系列活動,旨在充分發揮當代青年的知識才干,通過深入基層,在實踐中培養青年的社會責任意識,積極發揚紅色精神,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探訪焦裕祿紀念館:感悟無私無畏的黨民情懷
青島科技大學赴淄博市博山區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踏上了一趟意義非凡的旅程,實踐隊成員們前往位于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崮山鎮北崮山村的焦裕祿紀念館,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和精神學習。“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在這里出生、成長,在這里厚植出親民愛民的精神源泉。
通過參觀紀念館內珍貴的歷史照片與實物展品,同學們眼前生動再現了焦裕祿同志在蘭考縣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里,如何帶領全縣人民與風沙搏斗、與鹽堿抗爭、治理內澇,最終改變蘭考面貌的感人故事。同學們體悟了何謂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何謂堅韌不拔、以身作則,何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同學們對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科學決策、迎難而上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認識,并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不斷取得進步。
實踐團焦裕祿紀念館合影
走訪北崮山村:學習紅色文化,共繪鄉村振興新篇章
為了加深對焦裕祿精神等紅色文化的學習,了解北崮山村干部群眾如何踔厲奮發實現鄉村振興創新新模式的事跡,對依托文旅軟實力賦能鄉村振興新做法產生新的認識和理解,青島科技大學“三下鄉”實踐團隊前往淄博北崮山村進行走訪。
團隊來到了焦裕祿故居在故居門前,學員們整齊列隊,聆聽講解員講述焦裕祿同志的成長經歷,從貧苦家庭出身到參加革命,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后來的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建設,焦裕祿同志始終以人民利益為重,無私奉獻,用生命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隨后,大家步入故居內部,一件件飽經風霜的生活用品、農具和老家具映入眼簾,每一件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學員們紛紛駐足觀看,仔細聆聽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深刻感受到焦裕祿同志“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的良好家風。
實踐團聽負責人講述焦裕祿故居故事
實踐團成員在村委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焦裕祿故居,并充分了解到近年來北崮山村大力保護、發揚紅色文化資源,設計研學旅游一體化系統。村委會帶領村民不但修復了焦裕祿故居等紅色遺跡,還保留了許多清代古建筑,全面的還原了歷史的瞬間。與此同時,村委會還建立起以鄉村民宿為主體的新時代研學體系,通過保護、創新傳承紅色文化獲得鄉村振興新動能。
實踐團參觀焦裕祿故居
在未來的道路上,他們將以功成不必有我的精神狀態,功成必定有我的奮斗姿態,用心用情用力投入青年奮斗的偉大實踐中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參觀金祥琉璃廠: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探索琉璃工藝之美
為深入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團隊赴金祥琉璃廠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旨在通過實地考察與學習,讓青年學生近距離感受琉璃藝術的獨特魅力,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與傳承責任感。
實踐團金祥琉璃合影
實踐團隊在琉璃廠負責人的帶領下,參觀了琉璃制品的生產線及展覽區。通過生動的講解與豐富的展品,團隊成員深入了解了琉璃藝術的起源、發展歷程及其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為了更全面地了解琉璃藝術背后的故事,實踐團隊準備了一系列采訪問題,與廠長、工人師傅以及工廠內負責外形的藝術修飾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他們的每一個回答都充滿了對琉璃藝術的熱愛與執著,讓團隊成員深刻體會到了“匠心”二字的重量與溫度。此外,團隊成員還參觀了琉璃廠內的藝術研究室,見識了琉璃內畫等獨特技藝,進一步拓寬了視野。
拜訪聶家峪村:唱響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嘹亮贊歌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論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系列講話重要精神,青島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匯聚星火,‘峪’夢同行”實踐團赴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池山鎮聶家峪村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團隊成員通過采訪村民,參觀大棚、農家樂,親身體會當地特色農業,探尋鄉村振興戰略對于農業、農村、農民產生的重大影響,獲得了深刻啟示。
團隊成員采訪聶家峪村支書
在團隊成員與聶家峪村負責人的采訪中我們得知,在脫貧攻堅任務中,聶家峪村領導班子因地制宜,一是基于當地種植的農作物發展加工產業,同時吸引高技術高水平人才回鄉創業,發展旅游餐飲業,尤其是家庭游、休閑游的產業建設;二是深刻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未來幾年的發展中,聶家峪村將基于當地優美獨特的環境和健康有機的種植條件吸引“一老一小”,促進當地經濟再度發展。我們了解到,“一老”是指吸引城市老人回鄉康養,從大眾群體的消費水平出發,讓老人們養得起老更養的好老;“一小”是指吸引中小學生進行研學教育及調研活動,同時學習農產品種植過程等生活知識,傳承發揚我國傳統的農耕文化知識。
實踐團聶家峪合影
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豐富了團隊成員的社會實踐經驗,更加可貴的是加深了對中國傳統文化、鄉村振興以及焦裕祿精神等紅色文化的理解。團隊通過實地地考察,與村民及領導的深入交流,切身體驗琉璃創作以及鄉村作物種植等一系列活動,學習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知識。
團隊中的青年學子們不忘習總書記在今年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的寄語,傳承弘揚優良傳統,助力鄉村振興,綠色發展。全體成員會將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所見所聞所感所學與實際相結合,在未來,更好的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