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入基層,用實際行動傳遞溫暖與關愛,讓青春在奉獻中綻放絢麗光彩,“信”系未來——岱岳紅心志愿服務隊的隊員們帶著相機與溫情,走進泰安市岱岳區良莊西村,開展了一場別具意義的“尋找良莊西村最美笑臉”活動。
在活動中,志愿者們深入田間地頭、村民家中,用鏡頭捕捉了一張張質樸而溫暖的笑容,每一個被定格的瞬間都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與希望。本次活動不僅記錄了鄉村的淳樸與美好,更深入挖掘了那些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故事。
經調查,良莊西村大約有70%的留守老人,35%的孤寡老人。這些老人的子女常年在外務工,很少有時間回家陪伴。志愿者們在此次活動中與老人們親切交談,聆聽他們講述過往的故事,同時手持相機,用細膩的鏡頭語言,捕捉老人們臉上的每一個微笑。細節之處,盡顯關懷。志愿者們在拍攝時細心為老人們整理衣冠,輕聲詢問他們的需求,確保每一位老人都能在鏡頭前展現出最佳狀態。老人們或坐或立,或沉思或微笑,每一幀畫面都承載著他們厚重的人生故事。
第一張照片是一位99歲高齡的老人和他的大兒子,老人的笑容詮釋了歲月的智慧和生活的滿足。這一刻,我們不僅記錄下了家庭的溫情,也捕捉到了一代代的傳承。
轉過拐角,隊員們來到了門口懸掛著“共產黨員戶”的一戶人家,門楣上的榮譽匾熠熠生輝。這位老人是一位跨越時代的共產黨員,家中藏書滿架。通過老人的講述,隊員們仿佛穿越回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無畏,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隊員們為這位老黨員拍攝一張“最美笑臉”,讓這份笑容成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正能量的生動載體。鏡頭下,老黨員的笑容溫暖而堅定,眼中閃爍著對黨的忠誠與對志愿隊隊員們的期待與希望。
在村頭的一隅,一座簡樸的房屋前掛著一塊醒目的“光榮之家”門匾,在夕陽的余暉下顯得格外莊重。實踐隊員們被這抹特殊的紅色吸引,輕輕扣響了門扉。門開處,一位滿頭銀發、精神矍鑠的92歲老奶奶出現在大家面前,她正獨自一人坐在桌前,靈巧地包著餃子,臉上洋溢著和藹的笑容。
老奶奶的熱情好客讓隊員們倍感親切,她主動邀請大家進屋坐下,并一邊繼續包著手中的餃子,一邊緩緩講述起自己大兒子參軍的故事。老奶奶的眼神中閃爍著驕傲與思念:“我那大兒子啊,從小就有個軍人夢。幾十年前,他毅然決然地穿上軍裝,踏上了保家衛國的征途。那些年,他雖然遠在他鄉,但每次來信都充滿了對家的思念和對國家的忠誠。”奶奶的話語透露出驕傲和自豪。隊員們感動之余,主動幫奶奶一起包起水餃。這次經歷讓隊員們深刻理解了“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的深刻含義,也激勵我們要將這份愛國情懷傳承下去,為建設更加美好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告別奶奶后,我們又遇到了一位老人,這位老人正在自家門前手法嫻熟地洗滌著衣物。她的動作流暢而有力,臉上始終洋溢著一種質樸而爽朗的笑容,仿佛能驅散夏日的所有炎熱與疲憊。我們的鏡頭捕捉到了這溫馨而又動人的一幕。面對突如其來的拍攝邀請,老人沒有絲毫的羞澀與扭捏,反而大方地展示著她最真摯的笑容。笑容瞬間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在她的笑容中,我們看到了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對家庭的深深責任感,以及對這片土地無盡的熱愛。
繼續走訪,我們來到了一個美麗庭院,踏入這座庭院,首先迎接志愿者們的是一股撲鼻而來的醇厚酒香。院內,一位笑容滿面、精神矍鑠的大爺緩緩走來,他的笑容如同夏日里的一縷清風,溫暖而親切。
“紅馬甲的志愿者吧?快請進,需要幫忙什么?我們一定好好配合。”大爺的話語中充滿了淳樸與熱情,仿佛早已預料到這些年輕人的到來,并準備好了最誠摯的歡迎。在大爺的帶領下,志愿者們不僅領略了庭院的美麗風光,更感受到了那份源自心底的溫暖與淳樸。
在鏡頭前,大爺沒有絲毫拘謹,他的笑容自然而真實,仿佛能瞬間感染在場的每一個人。志愿者們紛紛按下快門,將這份美好的瞬間定格為永恒。同時,他們也與大爺聊起了家常,了解了庭院背后的故事以及大爺對鄉村生活的熱愛與堅守。
在村口,兩位爺爺奶奶相互攙扶,從巷子深處緩緩走出,迎面是為慶祝老爺爺96歲壽辰從西安趕回來的家人。半個世紀的相守,他們的笑容洋溢著詩意般的幸福。奶奶夸贊爺爺書法之美,自豪與深情溢于言表。在這意外的時刻,我們記錄下全家人的笑容,見證了溫馨的四世同堂。這一刻,不僅是“三下鄉”的深刻體驗,更是良莊西村最美笑臉的生動展現。
夕陽西下,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尋找良莊西村最美笑臉"活動也圓滿落下了帷幕。一張張質樸而燦爛的笑臉,在鏡頭下定格成了這個夏天最溫暖的記憶。這些照片不僅記錄了村民們簡單而純粹的幸福瞬間,更傳遞了新時代鄉村的和諧與希望。
通過此次活動,不僅讓志愿者們深刻體會到了鄉村生活的美好與淳樸,而且在拍攝過程中志愿者們陪伴老人們度過了一段溫馨的時光,用實際行動傳遞了社會的溫暖與關愛,促進了城鄉文化的交流與理解。未來,我們期待更多的青年學子能夠走進鄉村,用鏡頭捕捉更多平凡中的美好,用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讓愛與希望的笑容在廣袤的鄉村大地上綻放得更加燦爛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