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復興,國家要富強,為更好地跟進黨的二十大指出的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從而推動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8月2日,青島農業大學農學院“探索菌菇世界,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團來到了山東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探索菌菇類世界的精彩。
產業振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頭戲”,因產業是發展之基、財稅之源、富民之本,為更好了解產業振興的需要,社會實踐團成員跟隨著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位于德州天衢新區的山東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通過“綠色循環+工廠化生產”的模式,使得日產食用菌480噸,讓菌類的鮮美“飄”向全國。社會實踐團成員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如何生產菌落以及如何實現綠色循環的發展模式。該公司采用“玉米芯、麩皮等農業下腳料和廢棄物——食用菌產品——菌渣——燃料產生蒸汽提供熱能或回填作為有機肥料”的循環農業生產方式,做到了變廢為寶和對資源的再生循環利用。在獲得培養基后,進行打孔、高溫滅菌、低溫處理后進行接種、繁殖生長菌菇等步驟,在進行高壓滅菌的過程中,為了更加科學的處理培養基,在高壓滅菌的過程中,做到抽真空后在123攝氏度下加熱80分鐘后,在繼續保溫210分鐘以達到抽離真空和消除雜菌,利于菌類的生長。在低溫無菌的培養室中培養21天后獲得幼苗,進行去除老化的菌落表面,再進行培養28天后由自動化的運輸路線輸送到包裝間,在14攝氏度的環境下,工作人員需要切根后,稱量后包裝成箱,運輸到各個地區。
當看到工作人員的辛勤勞作,我們詢問帶領人員切掉的根部為何要再通過傳送帶運輸到指定地點,他這樣回答我們,“每一個的金針菇對于我們而言,是無窮的寶藏,因此我們將根部剩余收集起來,要么輸送到生物能源公司,可實現綠色的能源方式,要么進行二次利用,實現可循環發展。”成員們紛紛對這種新奇的做法表示驚訝,因為沒有想到該公司可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實行以發展綠色循環經濟為主線,運用工廠化生產模式,極大帶動了村民就業,同時還帶動了運輸業、紙箱業、塑料包裝袋產業等的發展,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堅持精準發力,立足特色資源,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優勢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更多更好惠及農村農民,推動鄉村生活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