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說:“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興旺,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
為進一步了解鄉村農產業發展的現狀和前景,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西安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番茄派”隊暑期社會實踐隊來到咸陽市涇陽縣翠芳洲農耕文化產業園,以“走田間地頭,啟思政新篇”為主題展開了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目標規劃
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項目,以“設計助農,喚醒農產品新活力”為核心目標,以相關政策為導向,以涇陽翠芳洲農耕文化產業園為調研對象,通過對翠芳洲農耕文化產業園的多次走訪、切身實地的感受當地鄉土氣息,了解當地產業發展模式、產業需求,并根據當地農耕產業歷史文化、產品特色,利用團隊專業優勢,用設計賦能鄉村產業,致力于開發出扎根本土的鄉村振興的品牌形象,設計出更符合年輕群體的相關產品系列包裝方案與文創產品,積極踐行“美麗鄉村”“鄉村振興”的國家政策,力爭為涇陽的特色農業、農業研學、文旅產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實地調研
幾經輾轉,實踐小隊來到翠芳洲農耕文化產業園開展實地調研,他們先后參觀了辦公區、餐飲區、燒烤休閑區、物流中心。在物流中心,實踐隊著重觀察并記錄了園區現有的農產品包裝方案。
會議室內,實踐隊同翠芳洲農耕文化產業園兩位負責人開展了社會實踐座談會,谷旭亮老師代表翠芳洲向大家介紹了產業園的地理位置、周邊環境、發展現狀和運營模式,實踐隊在基本了解了園區農產品銷售情況的基礎上,重點關注當地農產品發展的趨勢,并針對當地農產品的IP、包裝、農田規劃導視圖設計等方面,進行積極的討論。
走進田間地頭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為了更好地了解產業園的地理環境、產品現狀,實踐小隊多次走進田間地頭,感受當地農產品特色,深入體會鄉土風情。
夏日天氣多變,來時還是大雨,轉瞬陽光萬里。“小雨初晴好天氣,挽花殘照野人家。”實踐隊成員們走進鄉間土地,感受真正的鄉村沃野,用鏡頭仔細記錄下每一條蜿蜒的道路、每一株茁壯成長的作物。
在田野間、在大棚里,他們與農民們親切交流,聆聽他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付出,感受著鄉村生活的淳樸與真實。他們深入了解農作物的耕種時間、生長規律,并且親自下田,用雙手去感受農產品采摘過程中的那份辛勤與喜悅,體會收獲的快樂。
“霏霏小雨不沾衣,細逐斜風密又稀。”綿綿細雨中,田野變得泥濘難行。實踐小隊成員身披雨衣、腳蹬鞋套,勇敢地迎著風雨步入田園。在這一過程中,他們開啟了手機直播,向廣大觀眾呈現了當地的農作物和農產品。通過鏡頭,觀眾不僅能看到田間生長的番茄、玉米、辣椒等時令蔬菜,小隊成員還借助宣傳畫,向大家介紹了當地四季更迭中適宜種植的果蔬。通過展示涇陽的鄉土風情,實踐小隊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涇陽獨特的農業特色,為農耕文化產業園吸引游客,從而推動當地旅游業的蓬勃發展。
圖(田間直播、合照)
“散步下瑤階,仰看星斗輝。”望著點點星河,聽著蛙聲一片,在寧靜的鄉間小道上,小隊成員們分享著各自的感悟和收獲,時而歡聲笑語,時而沉思默想,通過彼此間的交流,成員們不僅加深了友誼,還加深了對社會實踐的理解。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