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共筑安全網,守護傳承紙塑獅 —— 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人文傳媒學院暑期社會實踐紀實
在2024年熱情如火的盛夏時節,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人文傳媒學院“紅心研墨”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徐州片區的成員們,懷揣著對文化傳承的深切情懷與責任擔當,踏入了睢寧縣充滿溫情的社區,為那里的孩子們精心策劃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將安全教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索巧妙融合,共同編織了一個難忘的夏日記憶。
安全教育:以趣味故事筑起生命防線
面對夏日炎炎中孩子們對湖泊、河流的天然向往,以及隨之而來的溺水風險,“紅心研墨”團隊的成員全睿軒同學別出心裁,設計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安全教育課。他巧妙地引入了一只名叫湯姆的小貓作為故事主角,通過講述湯姆小貓三次“溺水重生”的奇幻經歷,寓教于樂地向孩子們傳遞了防溺水的重要知識。在故事中,湯姆小貓的每一次重生都伴隨著對生命安全的深刻反思,特別是在面對他人落水時,如何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施救的智慧選擇。孩子們被湯姆小貓的機智與勇敢深深吸引,紛紛表示要學習如何正確判斷游泳條件,掌握落水自救技能,遠離溺水危險。
非遺傳承:紙塑獅舞,繪就文化新篇章
為了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紅心研墨”團隊的另一位成員王礫雪同學則從繪畫的角度切入,引領孩子們走進了邳州紙獅子的世界。她不僅詳細講解了紙獅子的制作工藝和舞獅這一歷史悠久的民間習俗,還通過播放生動的舞獅視頻,讓孩子們仿佛置身于熱鬧非凡的慶典現場。隨著視頻的播放,孩子們手中的紙片仿佛被賦予了生命,他們紛紛揮舞起來,模仿著視頻中的舞獅動作,臉上洋溢著興奮與好奇。隨后,在志愿者的指導下,孩子們拿起畫筆,用A4紙、馬克筆等工具,根據自己的想象和所學,創作出了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紙塑獅子。活動的高潮部分,志愿者們通過提問互動的方式,引導孩子們認識了以三國演義人物命名的六種獅子樣式,并深入講解了它們背后的文化寓意和象征意義。這一過程不僅加深了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更激發了他們對非遺文化的濃厚興趣。
結語:知行合一,共繪文化傳承新畫卷
此次“紅心研墨”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成功的安全知識普及行動,更是一場生動的非遺文化傳承盛宴。它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增長了見識、培養了安全意識,同時也讓他們深刻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非遺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通過這樣創新有趣的方式得以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未來,“紅心研墨”團隊將繼續秉承“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不斷探索和實踐更多元化的文化傳承方式,為培養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新時代青年貢獻力量。
作者:黃秋苒 來源:社會實踐活動
發布時間:2024-08-2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