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家鄉同筑夢,后浪奮進促小康
為深化法政學子對人民小康歷程的了解,追尋人民奮勇擔當的精神,7月17日下午14點法政學院團委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了浙江省博物館開展以“魅力家鄉同筑夢,后浪奮進促小康”為主題的走進民生、了解浙江歷史發展的系列參觀活動。參與本次參觀活動的有:法政學院2019級新生輔導員章飚、法政學院團委副書記宋松以及法政學院團委暑期社會實踐團全體成員。
浙江省博物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擁有多個展館,我們主要參觀其中的歷史文物博物館。從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錢塘江北岸新石器文化,再到古越王國、三吳都會、明清瓷器等,一件件帶著歷史痕跡、雕刻精美的藏品讓人驚嘆古人的智慧,具有極大的歷史文化價值。團隊成員在驚嘆古人工藝精妙之余,對其背后蘊藏的中華民族血脈里的創新求索、奮勇擔當精神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其次,中華民族作為擁有五千年歷史發展的文化古國,農具也經歷了從骨制到青銅制再到鐵制的過程。這也直觀地體現了人民現在享受的穩定安康的生活與前人不斷摸索,辛勤耕種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可以想見人民現在的美好、逐漸步入小康社會的生活,經歷了漫長而艱辛的求索過程,而這正是由中國人骨子里的奮勇擔當精神所成就的。
2020年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沖刺之年,作為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我們理應加強對國家歷史文化發展的了解,并能堅持發揚中國人骨子里的奮發向上、團結努力的精神,展現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從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這次參觀活動不僅讓實踐團成員加深對浙江歷史文化的了解,更增強了其自豪感、歸屬感與為國家現代化事業努力奮進的決心,具有深遠的意義。
法政學院 王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