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敬老愛老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具體體現,也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為認真貫徹落實“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地學院微光實踐隊為弘揚傳統美德,下鄉針對疫情對老人生活產生的影響進行調研。
2019年末,一場突如其來,人們都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爆發,人們都談之色變的新冠肺炎將人們都隔離在家。原本喜慶歡快,人人期盼的春節沒有了以往的歡愉。為響應國家號召,人們不能走親訪友,這對將傳統文化節日植根入骨的老人們無疑是精神上很大的折磨。然而更讓人們出乎意料的是這場疫情持續時間如此之長。疫情對各個年齡階段的人都產生了大小不同的影響,為防患于未然,也為更多人能加入到關愛老人的行列來。七月初始,地學院微光實踐隊下鄉采用一對一線下實踐調研,調研涉及七個省、十多個縣,二百多戶老人。廣闊的地域和大量的數據能保證疫情對老人們普遍產生的影響,以達到可以讓更多人關注到老人們的目的。
為保證調研結果的真實性,實踐隊采用線下走訪到戶的方法進行調研。但因疫情影響,隊員也遇到不受待見,老人們聽不懂,信息閉塞對疫情不了解等諸多問題,為能切實了解到老人的實際情況,實踐隊隊員們耐心的給老人們講述我們的來意,用家鄉話給老人們講述我們的意思,采用多種角度詢問來提取我們所需的答案。調研期間,實踐隊也給老人科普了一些防護疫情的有關事項,如新冠肺炎的傳播方式,家里要經常含氯消毒液予以拖地,同時門把手、廁所,物體的表面都可以用含氯消毒液進行消毒。平時也應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以提高機體的抵抗力,抵抗病毒的侵襲等。
經過多天的走訪調研,以及對數據的整理分析。實踐隊發現,一半以上老人們對新冠病毒的了解甚少,只能將其理解為一種傳染病和一些基本的防護方法。并且由于對手機等先進電子設備不會使用,近乎一般的老人對國家疫情的實時動態幾乎不了解,這就有可能造成部分老人認為疫情已經結束的假象,從而放松心理防線。此外,有一半多的老人在疫情期間會感到孤獨,居家隔離的狹小空間讓他們失去了外出與他人交流的機會。而這時他們就更加需要子女們的交流陪伴,來緩解他們的負面情緒。并且,因疫情影響,三分之一以上的農村老人對經濟來源存在擔憂,一般靠農田來養家糊口的農村老人不能得到經濟的及時補充。同時, 我們也對比了社區的老人生活與農村老人的生活,社區里老人疫情期間會有特殊的關照,如過節送禮,定期慰問老人,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給老人們安排娛樂活動等,而農村老人幾乎沒有這樣的待遇。
實踐隊認為,未來政府部門、村委會等能否更多的關注農村的老人物質和精神生活,特別是如疫情這樣的特殊時期,老人們需要更多的關注。實踐隊接下來也將通過我們的力量進行宣傳和聯系政府、村委會等,讓農村老人得到更多的幫助和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