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眨眼間,為期兩周的赴隴援西執教計劃已經落下帷幕,從羞澀的自我介紹環節到最后充斥歡聲笑語的匯報演出,每當閉上眼時,那一幕幕場景便在腦海浮現。
由于疫情原因,本應線下課堂授課形式的執教計劃不得不改為QQ直播授課的形式,突如其來的形式變革沖擊了實踐團成員實踐的熱情,但也督促大家進一步提升課程的趣味性與充實感以彌補授課形式的變更帶來的缺點。
不久,赴隴援西正式開課,全新的教學形式帶來的挑戰更是層出不窮,不便互動、網絡延遲等重大挑戰使得此次支教充滿難度。支教組成員多次開會討論、解決彼此發現的授課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高效提高教學質量等細節,雖然大家都在自己的家中并未見面,但網絡把我們都連在了一起,彼此團結一心、克服困難。
正式上課前,每天利用時間最多的事便是準備課件,在慕課網上看名牌講師的講課視頻、學習百度文檔里支持率高的中國地理課課件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課。每次做好課件后我都會找朋友幫忙審核,積極采納他們的意見并對課件進行修改,同時還會把他們當作學生進行試講課來改進課堂上的互動環節與授課環節。
中國地理這門課,旨在幫助學生學習國家地理位置、了解國家內部省份及區域劃分等中國的地理信息。第一次上課時我便發現大部分學生都會提前對中國的地理信息進行預習,與預計的不同,課堂上的學生都積極的開麥交流,每次的課上都會提前講完課程內容,如何合理利用課余時間成了最大的問題。隨后,他們主動提出利用剩余時間舉行提問搶答小游戲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統一投票后這個提議得到認可并增加了獎勵機制,每次搶答成功都會得到積分,實踐日期截至時按照排名領取獎品,學生都很支持。
我們與學生之間,說是師生反而更像是朋友。課上,我們認真對待,珍惜課堂時間;課下,我們坦誠相待,暢所欲言。還記得第一次有學生找我要求課后補習時心里的激動,仿佛得到學生的認可,還切實的感受到了學生對知識的渴望。第一次有學生找我談心時我們聊了很久,從一開始的學習問題慢慢聊到自己的經歷與身邊的人,我們像好友一般無話不談,自那以后每天都在期待放學后學生來找我談心。一次次的課后輔導與談心不僅幫助學生記憶、鞏固知識點,同時還在逐漸加深我們之間的羈絆
本次實踐活動的最后一節課,我把講課的機會交給了學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鼓勵他們學會自主預習課程并滿足他們內心想成為一名教師的愿望。課堂上,看著授課學生認真的講課,其他學生開麥指出講錯或需要補充的地方,課堂上充斥著歡聲笑語,心中充滿欣慰,覺得之前的努力都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時光荏苒,已經到了與學生說再見的日期,匯報演出那天是我們再次看見彼此面龐,也是我們最后一次見面的機會。看著學生在屏幕上表演節目,心中的滿足感與離別的傷感相碰撞使得我更珍惜這最后一次與他們見面的機會。
本次赴隴援西社會實踐雖告一段落,但我們的故事還在繼續。教學相長也,本次支教活動,我不僅是以教師的身份教書育人,同時也是以一名學生的身份在學習知識。學生學到的是我講授的知識,我所學習的便是與他們相處過程中的點滴知識,如學著如何與小朋友相處、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如何制作通俗易懂的ppt等等。本次“赴隴援西”社會實踐活動,是我第一次利用自己所學知識完成除學業外的事情,第一次真正意義地感受到知識的魅力與重要性,第一次切實地理解教師的辛苦。我從此次社會實踐中學到的遠超之前所想,自信、勤奮、耐勞,這些是我收獲的,同時收獲的還有學生們一張張笑臉,本次唯一的遺憾大概便是沒有一張與他們一起的合照吧。本次的赴隴援西計劃雖告一段落,但赴隴援西不會結束,我們的支教熱情不會結束,我們的故事更不會結束,待來年甘肅花開遍地,我們將繼續為我們的故事譜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