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顧心悅 蔣嘉祺)9月7日,文學與新聞學院赴永州市江永縣上甘棠村社會調研團的成員們在湘潭大學第三教學樓319辦公室召開了本次調研活動的總結大會。
本次總結大會旨在總結反思前一階段實踐工作的不足之處,更好的開展下一階段的工作。會議共分為三個環節,分別是:調研團成員進行工作總結與反思、團隊負責人總結問題經驗、安排部署下一階段工作。
圖為三下鄉團隊會議照片
首先,蔡雨婷同學對調研活動進行總結:調研團以實地考察、發放問卷和人物專訪等形式,對上甘棠村古村落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現狀進行調研,走訪了上甘棠村的居民與村干部,了解了當前上甘棠村通過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基本情況。
會上,調研團成員依次發表自己在下鄉期間的心得體驗。其中,宣傳組陳誼姝同學對于上甘棠村的現狀提出兩點需要改進的地方:一是勞動力短缺、二是傳統集體經濟阻礙文旅產業發展。對此她提出自己的見解:繼續探索“村民+村委+旅游公司”的產業鏈模式、加強當地村民與村委的分工合作。成員周柏君也提出,“上甘棠村目前存在交通不夠便利,景區接待能力有限,旅游購物缺乏特色,當地基礎設施建薄弱等問題,導致了游客旅游質量較低。希望在今后,政府能夠注重當地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提升上甘棠村作為旅游景區的硬件設施建設,打造商業+旅游業發展模式。”其他調研團成員也紛紛踴躍發言,總結出以下幾個問題:一,上甘棠村知名度低,曝光率低,對游客吸引力較小;二,當地勞動力資源不足,延緩其經濟發展進程;三,當地居民缺乏文化自信,對于古村落的了解較少,助力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不高;四,旅游購物開發不足是當地經濟發展的短板之一;五,當地缺乏接納大規模游客的能力,在住宿、旅游公共休息區等方面的建設較為匱乏。同時,調研團成員們也提出一些可行的改進方案:推動互聯網+文旅模式的發展、擴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發展有當地特色的農業綠色產品、通過政策支持青壯年回流、改進基礎設施建設等。此外,調研團成員們還對自己的工作進行了反思,如上交稿件不及時、稿件質量不高、調查問卷內容脫離群眾、人際交往能力有限、采訪方式生硬等問題。
圖為調研團成員發言照片
成員發言結束后,團隊負責人總結了之前調研團成員的發言,對三下鄉后續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并提出四個方面的工作建議。第一,稿件速度與質量有待提高,調研團成員務必注意工作要求、提高工作效率。第二,調研團成員應及時向團隊負責人匯報工作完成進度,今日事今日畢,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調研團成員下鄉前未認真進行上甘棠村的背景調查,所寫稿件均缺少調研性和專業性,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應在了解背景的前提下,結合實踐活動得出相關結論。第四,調研團成員需要端正態度,提高責任意識,面對錯誤虛心改正。
圖為團隊負責人發言照片
通過本次總結大會,調研團成員們吸取教訓、總結經驗,鼓足干勁開啟下一階段的調研工作,收獲了屬于自己的成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鄉村振興也是如此,上甘棠村的發展任重道遠。雖然本次調研活動隨著總結大會的結束而落幕,但是在未來,成員們將會繼續關注古村落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徑研究,為實現鄉村振興出謀劃策,自覺擔當使命,貢獻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