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5日,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19級經濟統計學01班團支部的一支小隊為響應黨“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號召,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組織前往福州市永泰縣赤溪鄉玉錫村幫助農民收割晚稻,體驗老一輩人的艱辛勞作,從身體到思想上深刻認識到“浪費可恥、節約是德”的含義。
秋高氣爽,稻浪翻滾。同學們在雷老伯的帶領下越過蜿蜒田徑開始了他們的秋收作業。雷老伯簡單示范后,同學們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收割水稻的實踐當中。小鐮刀一起一落便是一株顆粒飽滿的稻子,陽光熾熱也阻擋不了同學們的勞動的熱情。一次次的彎腰揮刀從最初的略顯生澀,進而愈發嫻熟,再到最后汗流浹背卻依舊不愿駐足歇息。這不僅是同學們第一次收獲糧食的快樂,還是當代大學生感受“糧食來之不易,奉行節儉,反對浪費”精神內涵的一次實踐,更是新時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拾老一輩農民勞動記憶、領悟先輩們的奮斗精神的一次機會。
活動結束后,有位同學不禁感慨道:“之前沒什么機會感受收割的辛苦,直到親身下地勞作后才知‘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不單單是一句詩詞。”也有同學反思自身之前的行為,立志以后將“量力而行,將‘光盤行動’進行到底”。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餐桌上的每一粒米飯都飽含著農民的心血。每個人都應該珍惜所得,揣感恩之念,踐節儉之行。作為大學生,我們更應該以青年之德,引節儉之風,獻青春之力,筑國家之美,響應國家號召,拒絕浪費糧食,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努力成為勤儉節約傳統美德的倡導者和弘揚者,爭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者。
經濟與管理學院2019級經濟統計學01班團支部供稿
文/吳起興 林穎潔 核稿/牛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