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跡逐夢-千秋紅巖 追尋紀念
為了進一步追尋黨的足跡,探尋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計算機學院“尋跡逐夢”實踐隊成員雷浩天回到重慶,尋找嘉陵江邊的紅色圣地——紅巖革命紀念館。
“紅巖精神放光芒,九載山城意氣揚”,作為實踐隊的一員,紅巖革命紀念館的參觀學習,紅巖精神深深感染了我,讓我由衷感受到:紅巖精神是鐵骨錚錚、生生不息,是百折不撓、寧死不屈。
江水滔滔,紅巖不消。“紅巖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無數共產黨人在敵人面前展現出的至死不渝信念。曾幾何時,葉挺將軍鐵骨錚錚,悲憤寫下不朽的歷史詩篇《囚歌》——“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起燒掉,我希望在烈火與熱血中得以永生”;曾幾何時,陳然同志大義凜然,面對敵人枷鎖,毅然高喊“任腳下響著沉重的鐵鏈,任你把皮鞭舉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對著帶血的刺刀” ……這樣的共產黨人不計其數、這樣的歷史詩篇數不勝數,紅巖精神就是他們用血與肉、汗與淚,在嘉陵江邊所展現出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人應有的氣節與尊嚴。
江水浩浩,紅巖徹霄。于我而言,依山傍水的紅巖村的參觀更像是一種山霧繚繞、魂歸夢里的探尋之旅。爬上山腰,穿過紅巖廣場,是參天的古木,漫山的寒梅以及婆娑的樹影。
我先后參觀了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軍辦事處、紅巖公墓、防空洞、饒國模故居等等舊址,更加深切的感受到革命的艱苦歲月,盡管時間沖刷了不少印記,但一道道劃痕、一級級臺階、一張張舊桌、一處處相片,依舊提醒著我們這里曾經發生過什么,告訴我們不要忘記什么。以周恩來總理領導的南方局全體共產黨人在嘉陵江邊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寫下了不朽的歷史篇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此次探尋之旅雖然短暫,卻足以讓我回味數天。今天,我們這一代青年有幸生活在改革開放的大好時代,有幸站在新世紀和千年的交匯點上,我們是幸運者。風華正茂的我們,該以怎樣的姿態去演繹青春,為紅巖精神的時代傳承奉獻一切呢?在未來的道路上,雖沒有硝煙戰火,但同樣面臨挑戰。執著于共產主義信念的追求,堅持真理,為國為民無私奉獻。把握人生最后一次系統化,全面化,規范化的求學機會,盡最大的努力讓自己的知識儲備和社會認知能力高出同行一籌,讓自己的素養和遠見達到一定高度,使自己在以后的漫漫人生路上馳騁不畏。讓我們用年輕人特有的激情和熱情,去愛,去奉獻,去堅持,去勇敢,去從一點一滴做起,去世世代代傳承。
魯迅先生說:青年應當有朝氣,敢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我們有的是激情飛揚,指點江山的壯志,有的是欲與天公試比高的豪情。原《新華日報》總編輯熊復有詩曰:紅巖精神悠且久,八方風雨濟同舟。黑夜盡處雞唱曉,紅日冉冉照神州。
時間:2022-02-25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