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實踐調研團之“返羅定”
為了讓青年更加了解鄉村振興政策對當地村落的影響,廣東海洋大學團委組織了寒假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由各個團隊前往不同的鄉村了解鄉村的發展及變化。其中,廣東海洋大學院級團隊“鄉村振興實踐調研團”將前往廣東省羅定市進行調研,深入了解羅定市人民的生活改變及經濟發展。
01羅平鎮雙蓮村
1月20號上午10點,鄉村振興實踐調研團所有隊員順利抵達目的地,在雙蓮村村委的陪同下,“實踐團”隊開始了有關鄉村的參觀與實踐。
根據村委的描述:“兩三年前這里還是窄窄的泥地,現在是平整的水泥路了。”當地企業帶動農戶致富,是雙蓮村鋪開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一環。“銀行+企業+農戶”的助農幫扶機制,利用金融杠桿,在扶持農戶之時,助力當地企業的發展。
返程途中,團隊成員來到了熱心的村民家中,在與阿姨的對話中,了解到雙蓮村在鄉村振興計劃中得到很大的改變,生活變得更富裕。另外,生活環境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切都變得越來越好。充分展現出鄉村振興后鄉村生活變好的場景。
02長崗坡
21日上午,隊伍走進了長崗坡。“北看紅旗渠,南看長崗坡”,長崗坡渡槽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建筑宏偉壯麗,是中國大型水利設施之一,曾經是世界最長的渡槽。同樣,生活在長崗坡的村民脫貧致富的嶄新變遷也隨處可見。當地政府將紅色革命遺址與旅游業相結合,通過農家樂、網絡宣傳以及特色種植等多結合的形式發展當地經濟。
03黎少鎮
黎少鎮是“老蘇區”鎮,是革命先烈李芳春的故鄉。鄉村振興計劃后,鎮內交通便利,主要村道基本實現了硬底化。另外,黎少鎮是以“三高”農業為主的農業大鎮,全鎮以播植水稻為主,盛產花生、木薯、蠶繭和各種水果,以“文旅黎少,水果之鄉”為定位,以文旅產業和水果產業為突破口,積極推動旅游和鄉村的人文歷史、生態環境、特色產業深度融合,推進黎少鎮的鄉村振興,使黎少鎮逐漸進入現代化的生產模式,使鎮內的生活條件與生活環境朝好的方向發展。
04田心村牛角壩村
隨著隊伍走進田心村委牛角壩村,我們看見發揮抽水灌溉作用的大水車不停運轉,吸引了很多游客駐足觀賞,這里的堤壩、碼頭、水閘、古樹名木,以及優雅的農家庭園等自然和人文景觀,使牛角壩村成為本市乃至珠三角等外地游客周末休閑旅游的目的地。
鄉民表示,經過鄉村振興實施后,田心村委高度重視,精心謀劃,堅持黨建引領,抓住機遇,精準發力,努力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實踐調研團此行深刻地體會到鄉村振興給村民們帶來的便利,相信在鄉村振興的推廣下,所有農民都能過上幸福的生活,有鄉風文明、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等方面的提升。
時間:2022-02-25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