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政法2022年新春伊始,湖南省司法廳圍繞基層干部和廣大群眾法治文化需求,聯合省教育廳、團省委專門研究策劃大學生利用寒暑假開展“送法下鄉”活動,向全體湘籍返鄉大學生發出“貢獻青春力量,投身‘送法下鄉’”的號召。高校團委紛紛響應,動員大學生參與“送法下鄉”,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號召發出后,各市州各單位迅速響應,積極行動,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影響廣泛、效果甚好的“送法下鄉”活動。
“‘送法下鄉’既是一名法學專業大學生的使命,也是我送給父老鄉親最好的春節禮物。”大學生普法志愿者王豪說。
大學生普法志愿者是普法隊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軍。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率先成立“法潤三湘”大學生普法志愿者聯盟湘警職院工作站,優先保障工作經費,一次招募458名大學生普法志愿者參與“送法下鄉”活動。
大學生普法志愿者有的加入普法宣傳小隊,跟隨法律工作者深入基層為群眾免費發放宣傳資料、法律書籍、法治文化產品等;有的化身普法宣講員,走上講臺宣講法律知識,解答法律咨詢;有的發揮奇思妙想,創作面向新時代、廣受群眾歡迎的法治文化藝術作(產)品……生動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的良好精神風貌。
據悉,今年春節期間的大學生“送法下鄉”活動吸引了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303所省外高校以及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湖南司法警官學院等123所省內高校的3034名大學生參與,共深入123個縣(市、區)、503個鄉鎮(街道)、3354個村(社區)開展普法活動,受益群眾達636816人次。
送法下鄉,需要普法宣傳內容更接地氣,更易于群眾學習、接受,創新普法形式是關鍵。除了采用傳統的派發宣傳冊、贈送法治禮包等方式,湖南各地各部門不斷創新,積極豐富“送法下鄉”活動形式,力求讓老百姓在普法過程中有更多獲得感。
株洲市荷塘區舉辦了為期5天的“青春益起來•七彩假期”公益課堂。
株洲市荷塘區舉辦了為期5天的“青春益起來·七彩假期”公益課堂。來自中南大學的大學生志愿者為轄區40余名青少年上了主題為“法律在我心中法律伴我成長”的法治課。
大學生普法志愿者來到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鋪頭村村委會,利用覆蓋全村的“村村響”廣播播放普法音頻。
在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大學生普法志愿者來到鋪頭村村委會,利用覆蓋全村的“村村響”廣播播放普法音頻,使村民在空閑之余、勞作之時也能學習到法律知識。
法治春聯、法治花燈、法治課堂、“村村響”廣播節目……普法志愿者將法治元素融入傳統文化,利用各種媒介開展法治宣傳,既豐富拓展了法治宣傳渠道,提升了普法宣傳效果,又使群眾在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活動中增加對法律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提高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和參與法治文化建設的積極性,讓普法工作更接地氣、潤民心。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元旦春節期間,湖南共組織普法工作人員開展入戶宣傳158372次,懸掛橫幅標語27318條,編印普法資料1298817份,編制宣傳欄11677個,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老百姓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加快形成。
“鄉村法治建設需要法治依據,鄉村振興更需要法治依靠。通過推進法治鄉村建設為鄉村振興添效能,是‘送法下鄉’工作的出發點。我們將進一步健全基層常態化普法機制,進一步豐富法治文化供給和普法途徑,全面推進基層普法與依法治理邁上新臺階。”湖南省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處長李蓮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