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南開大學實踐育人成果獲多項表彰
近日,共青團中央對在2021年度社會實踐活動中表現突出的集體、個人和項目開展總結通報工作。南開大學團委獲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組織單位榮譽稱號,文學院教授涂俊獲評優秀個人,南開大學電光學院“師生同行”赴海南實踐隊獲評優秀團隊,“青蓮紫(南開校色)愛上蘇區紅”實踐育人項目獲評優秀品牌項目。
文學院教授涂俊是南開大學文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也是南開大學“師生四同”實踐育人模式的踐行者和傳播者。自2019年起,她連續三年帶領團隊赴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開展實踐活動,聚焦鄉村振興戰略視野下的影像生產與傳播,深入考察記錄脫貧攻堅中的南開人、莊浪人,拍攝百萬余個照片和視頻素材,形成系列考察影像記錄;對當地非遺文化進行數字化整理,創建應用資源庫;立足學生專業特色,原創文化產品,助力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多舉措服務當地文化發展。指導學生用專業所學解決莊浪實際問題,面對莊浪美術教育人才缺失的難題,啟動“云美術”公益線上教育平臺項目,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銅獎。2020年6月至8月在天津、莊浪多地舉辦“時間樣本——見證新時代,聚焦脫貧攻堅紀實影像展”,被學習強國、新華社客戶端等各大媒體報道。
南開大學電光學院“師生同行”赴海南社會實踐隊自2021年4月籌劃組建以來積極開展工作,探索“專業教師+思政教師”的雙導師帶隊機制,由電光學院專業教師劉波教授、林煒及思政教師朱博晨共同帶隊指導,本碩博學子共同參與,以黨建為引領,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的號召,在中國海洋戰略背景下基于兩項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在海南省三沙市開展系列科研、實踐調研活動,將紅色尋訪、科研實踐、理論學習、發展調研、勞動教育等活動結合,相關建議被《南開智庫成果專刊》收錄并報中辦內參。
自2012年起,南開大學立足構建“師生共同體”思政工作體系,打造“三全育人”格局,在思政課教師與學生“師生同行”的蘇區實踐中逐步形成了“青蓮紫(南開校色)愛上蘇區紅”的實踐育人品牌,著力講好一堂堅持十年的實踐育人大思政課。項目品牌依托蘇區歷史遺跡開展沉浸式情境化現場教學,形成了以“走、講、訪、唱”相融合的實踐教學組織模式,在蘇區實踐中成立并發展的紅色記憶宣講團,成為大學生理論宣講的一支重要力量,榮獲“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先進學生集體”,為進一步深化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提供了可供進一步研究的實踐經驗,多次榮獲教育部、團中央表彰,《光明日報》2016、2019、2021年三度作專題報道,《人民日報》、央視“焦點訪談”等主流媒體也曾關注報道。
據悉,經基層申報、省級團委審核推薦、組織評議等環節,本次最終遴選出289個“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單位、388個“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實踐團隊、189名“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個人、63個社會實踐優秀品牌項目。
時間:2022-03-09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