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追趕著時間,隨著四季更替從沒片刻停下來的意思,從春趕往夏,又從夏進入秋,進入冬。
跟著時間的浪頭,走到了銀杏落葉的時候。秋冬之交的夷陵,最突出的便是此時的銀杏,遍地金黃色的銀杏葉,秋風吹過,猶如遍地黃金,美得讓人窒息。
趁冬風還不算刺骨,杏葉正黃,帶上輕松與愜意的心情和那雙追尋美麗的雙眼,到銀杏時光隧道洗肺散心,看一場滿村盡舞黃金甲,與一年中才短短幾天的金色偶遇。
冬天的美,美在份明澈。有人的眸子像秋,代表楓樹之美,並不僅在那經霜的素紅而在那臨風的颯爽!
葉子逐漸蕭疏,銀杏顯出它們的秀逸,那是一份需要任何點綴的灑脫與不在意俗世繁花的弧傲!
無意行走在大街小巷里,都能見到銀杏美麗的倩影,寬闊的大道兩旁參天銀杏樹枝繁葉茂,樹冠相交,隔路相擁,如詩如畫的景致,深邃幽遠的空間,斑駁陸離的光影,這就是我眼中的宜昌,心中的家鄉,她美!美在那黃亮亮一片的銀杏樹。銀杏葉變黃并不是馬上就落葉,而是在樹上呆一周以上時間,如果突然來一陣大風,這些已經變黃的銀杏葉就會被風吹落一地。
冬,過了一季又一季;葉,落了一片又一片。一季是一寄,寄托的是思念,寄托的是希望;一葉又一頁,青春串成回憶,年華傳遞故事。年年冬守候,念念不相忘;片片銀杏葉,葉葉成雙對。一冬,一葉,一菩提。溯古,李清照的《瑞鷓鴣·雙銀杏》詞曰:“風韻雍容未甚都,尊前柑橘可為奴。”追今,《千年銀杏》道;“一片扇形的記憶,純粹,卻有著幾許,不堪沉積的痕。”銀杏,默默無語,卻從不曾被人忘記。它不張揚,只靜待時光,靜享歲月。秋來,“鋪錦見知一寸丹,肯將金色灑故園。癡情仍戀鐘情處,故遣黃蝶舞碧天。”把情意鋪滿路徑。路上來來往往的人兒,腳步匆忙,何不在這鋪滿情意的路徑,傾聽走近溫暖的心里話。
銀杏,為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銀杏出現在幾億年前,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后遺留下來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現存活在世的銀杏稀少而分散,上百歲的老樹已不多見,和它同綱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滅絕,所以銀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稱。
銀杏樹的果實俗稱白果,因此銀杏又名白果樹。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樹中的老壽星,具有觀賞,經濟,藥用價值。
銀杏為落葉大喬木,胸徑可達4米,幼樹樹皮近平滑,淺灰色,大樹之皮灰褐色,不規則縱裂,粗糙;有長枝與生長緩慢的距狀短枝。
葉互生,在長枝上輻射狀散生,有細長的葉柄,扇形,兩面淡綠色,無毛,有多數叉狀并列細脈,在長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它的葉脈形式為“二歧狀分叉葉脈”。葉在一年生長枝上螺旋狀散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狀,落葉前變為黃色。
4月開花,10月成熟,種子具長梗,下垂,常為橢圓形、長倒卵形、卵圓形或近圓球形,有主根。
銀杏葉子在種子植物中很特別,是裸子植物中唯一一種闊葉落葉喬木,葉子是扇形,呈二分裂或全緣,葉脈和葉子平行,無中脈。
成年銀杏的扇形葉片主要有全緣、二分裂或多裂形態,但銀杏幼株的葉片多數為二分裂,間中是多裂,極少是不裂的。
銀杏具有一定觀賞價值。因其枝條平直,樹冠呈較規整的圓錐形,大量種植的銀杏林在視覺效果上具有整體美感。銀杏葉在秋末初冬會變成金黃色,在低角度陽光的照射下比較美觀。
根據科學家測算,我們的地球母親至今已經有46億歲,可以說,地球見證了無數的生命從誕生到死亡整個過程,這些生命中,即有古老的三葉蟲,也有龐大的霸王龍,還有與山齊平的大樹。
據說有一棵“天下銀杏第一樹”在晚秋,銀杏有很多地方,但是今天介紹的銀杏樹是一棵不尋常的樹-天下銀杏第一樹,據說它之所以“奇怪”,不僅因為它“大而奇怪”的外觀,還因為它“古老”的歷史。關鍵是它也是一棵有故事的樹。
在山東莒縣浮來山千年古剎定林寺內“第一棵銀杏樹”,高26.7米,干燥15.7米,占地面積900平方米。它需要吸收大約2噸水,每天在仲夏。它被稱為“銀杏之王”和“活化石”。這棵大銀杏樹樹齡達4“天下銀杏第一樹”暮秋遍灑黃金甲這棵大銀杏樹的汗青長遠。
據大樹前立于清代順治(公元1654年)的碑文記錄:年齡時代,莒、魯兩國和睦,紀國國君從中調處,莒、魯兩國國君于魯隱公8年(公元前715年),會盟于這株大銀杏樹下——而當時這株銀杏已經是參天大樹。據專家考證,這棵大銀杏歷經20多代,早在大禹以前就有了治水,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被稱為“活化石”,一點也不過分。
晚秋“銀杏第一樹”的故事記載在清朝順治的銘文中,在晚秋撒上了黃金。事實上,根據“左傳”的記載:“魯隱公年,公社和楚國人民聯盟浮出水面”。這指的是春秋時期的巨子與魯王魯公,在銀杏聯盟下修繕此事。當時,雖然那棵樹沒有確切的年齡記錄,但它當時是一棵“大樹”。
這棵大樹的圍粗還有一個傳奇的故事,即“七摟八揸一媳婦”。傳說有一位學者在雨中來到樹下,想證明樹干又粗又薄,于是他把胳膊摟在樹上。但是,當他把胳膊摟在樹上后,他沒有意識到有一個小妻子站在樹干旁邊躲避雨,所以學者不能再抱了。只好用手去揸余下的樹干,揸了八揸就沒法再揸了,于是便有了“七摟八揸一媳婦”的說法。至于當時的小老婆是多么的肥瘦,只留給子孫后代去猜測。
“天下銀杏第一樹”在秋末時節,圍繞著銀杏樹的周長,灑滿了金色的盔甲。自古以來,就有大八擁抱和“小團圓”的說法。大八指的是要擁抱的高個人,確切地說是八次擁抱;“小八”是指要擁抱的小個子人,恰好是八次擁抱。原來這棵大樹的樹干又粗又薄。為了證明這一點,一些不信教的人兩度抱著軀干,結果正好擁抱了八次,差別并不大。
這棵大銀杏是世界上第一棵銀杏,深秋時枝葉繁茂。它不僅在樹枝上結果,而且在老樹枝上直接結銀杏。真是太神奇了。銀杏樹是男性和女性和應變結果,但這棵大樹銀杏樹是女性樹,附近也沒有男性樹,為什么也可以結果?有人推測它可能是風吹走了遠處山上的花粉。
季節,總是交替得如此匆忙,轉眼天地蒼黃,北雁南往。正值秋冬之交露白風清的時節,這時節正是大自然最壯觀的,一方面展示它的薄涼滄桑,另一方面又顯露它的紛繁美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