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我們歷史文化研究會的幾個文友約好了自助游,大家商討決定去黃山。周五下午一放學(xué),我們來到集合點,合影后立即出發(fā),長途跋涉歷經(jīng)近七個多小時,來到黃山腳下的湯口鎮(zhèn),找了個賓館住下,已經(jīng)深夜里兩點多了。
翌日,晨凝曉露,朝霞散琦。天剛放亮,我們就起床等乘大巴去云谷寺。行走在這樣崎嶇的山路,我還是第一次,山路彎彎,山高路險,大巴車在這樣的山路上行駛,既快又穩(wěn)可見駕駛員師傅的技術(shù)不一般。每到拐彎處乘客都會發(fā)出驚嘆!不一會我們就看見了黃山的真面目,山腰云霧繚繞,大巴車猶如鉆進了云天。來之前我就“百度”了相關(guān)黃山的資料。黃山,以其獨特的怪石、奇松、溫泉、云海并稱“四絕”而聞名。明朝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幾登黃山后留下“薄海內(nèi)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的名句。他還留下了“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經(jīng)典贊嘆。
約莫半個時辰,我們就來到了云谷寺,這里是黃山的后山,有索道可以上山。早就聽說黃山卓絕云際,雄峻難以攀登,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徒步爬山的了,故而也沒覺得有多難。在導(dǎo)游的安排下,我們換乘纜車上山,坐上攬車仰觀奇峰錯列,直插云霄,俯覽萬壑縱橫,怪石林立,宛如蓬萊仙境,如此美景,若非親臨其境,怎能賞得其震人魂魄的壯美。下了纜車跟隨導(dǎo)游開始擁抱黃山。導(dǎo)游說,黃山古名黟山,唐朝天寶年間,因傳說黃帝在此煉丹而得道升天,故更名為黃山,沿用至今。
一路上映入我們眼簾最多的就是姿態(tài)百千的黃山松,它們吸黃山之靈秀,受日月之精華,以石為母,破石而出,頑強地扎根于巨巖裂隙之間,遍布在千峰萬壑之中。或依巖挺拔;或獨立巔峰;或懸掛絕壁。千百年來傲然生長在這座靈山之上,它們才是這里真正的主人,靜觀滄桑變化,笑迎我們這些匆匆過客。懸崖絕壁上,只要有立足之地就有一顆傲然挺立的青松,給懸崖峭壁帶來了生機。黃山松虬干曲枝,枝葉側(cè)生,生長緩慢而生命力頑強,其形態(tài)與黃山自然環(huán)境密不可分。隨著導(dǎo)游我們觀賞了迎客松、送客松、臥龍松、黑虎松、連理松、團結(jié)松、雨傘松等著名松樹。作為黃山標(biāo)志的“迎客松”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了,工作人員每天為它寫日記,記載其任何細微的變化,專門為它建立國寶“檔案”。讀小學(xué)的時候,老師就給我們說過黃山的迎客松,一直想有機會一定要游覽黃山,欣賞迎客松。來到迎客松腳下,駐足凝望思緒萬千……千百年來,你在懸崖峭壁的石縫里傲然屹立;在北風(fēng)呼嘯冰封大地的隆冬,你笑傲冰雪寒霜。百花凋零,草木枯萎,惟有你永遠生機勃勃綠葉蔥蘢,在這高不可攀的絕壁之上,與白云藍天嬉戲,沐浴日月星辰,感染天地浩蕩之氣,你的生命是偉大而堅強的!你以正直、樸素、堅強為美;你姿態(tài)蒼勁,翠葉如蓋;你剛毅挺拔,彬彬有禮,形象偉岸。你的一側(cè)枝椏猶如一只巨人的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你的雍容大度,熱情好客的姿態(tài),使你已經(jīng)成為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和平友誼的象征!
我們在迎客松那里呆的時間最長,用相機記錄了這一時刻。根據(jù)記憶中的迎客松,我也拍了幾乎和畫上一樣的畫面,我們都在這里與迎客松合了影,留下了珍貴的紀(jì)念。欣賞這些松樹后,我情不自禁為黃山松強大的生命力而伸出雙手大拇指為其點贊!
黃山怪石點綴在波瀾壯闊的黃山峰海中可圈可點。它們形態(tài)各異,或大或小,爭相競秀,意趣無窮。酷似珍禽異獸的如“猴子觀海”、“松鼠跳天都”、“鰲魚馱金龜”、“烏龜爬山”;宛如人物的如:“仙人下棋”、“豬八戒照鏡子”“夫妻談心”、“童子拜觀音”;形同各種物品的“夢筆生花”、“筆架峰”、“仙人曬靴”、“飛來石”等;還有“蘇武牧羊”、“太白醉酒”、“武松打虎”、“達摩面壁”等等。個個巧奪天工,或形似,或神似,妙趣橫生。據(jù)說,黃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形態(tài)各異,惟妙惟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經(jīng)導(dǎo)游啟發(fā)指點,我們才恍然大悟,嘖嘖稱奇,這些神奇的怪石,真是天生尤物,造物主的杰作,非人工可為也。站在山上四周眺望,千山萬壑竟在腳下,我的心潮澎湃,激動萬分,想我已退休年逾六十,還能登上如此險山高峰,實乃感謝上蒼對我的恩賜,我要好好珍惜蒼天賜給我的金色的年華,踏遍萬水千山,飽攬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
繼續(xù)前行到了西海大峽谷,站在崖邊上俯瞰深壑,兩邊懸崖陡立,石峰羅列。峽谷東崖遠處,有一石峰,名妙筆生花,寶塔一般聳立。峰頂上面生一棵松樹,像筆鋒似的,甚為奇特,頗有韻味。遠眺峽谷,一條懸空棧道飛龍一般緊貼在直立的崖壁上,膽小之人肯定不敢上去行走的。崖畔有一亭,名曰排云亭,全部用條石構(gòu)造,因為平時見云霧都從此處生出,故名。排云亭前面懸崖邊上有欄桿索鏈,上面擠擠挨挨掛滿了鐵鎖,據(jù)說此為愛情鎖,多為情侶所為,有的已經(jīng)銹跡斑斑,亦是一景。西海大峽谷的云海聞名遐邇,自古黃山云成海,是云霧之鄉(xiāng),瑰麗壯觀,因為水氣升騰,或雨后霧氣未消而形成云海。此次我們有幸見識了云海奇觀,山坳里冒出團團云霧,后是蓮花峰與鰲魚峰之間涌出一片云海來,雪白的云團像海浪一樣在空中翻滾著、碰撞著、擁擠著,遠山近峰在云海中時隱時現(xiàn),撲朔迷離,黃山的奇松怪石在飄忽不定的云霧烘托下,怪石愈怪奇松愈奇,如同蓬萊仙境妙不可言。
大自然以其鬼斧神工般的大手筆,安排了這一處人間圣境。當(dāng)我們在盡情享受游覽、登臨黃山所帶來的刺激、痛快的體驗時,我們當(dāng)首先感謝大自然的恩賜,經(jīng)過億萬年的精心打造、雕琢,把人世間最美的仙境賞賜與我們。經(jīng)歷了漫長的造山運動,以及自然風(fēng)化,在大自然千百萬年的雕鑿下,終于形成了黃山特有的峰林結(jié)構(gòu),群峰疊翠,奇峰怪石和奇妙無比的黃山松和諧有機的組合,構(gòu)成了一首壯美的交響樂,波瀾壯闊、氣勢磅礴。
我們的祖先,不但發(fā)現(xiàn)了瑰麗山巒,還留下了精美詩句。李白贊道“我宿黃山碧溪月,聽之卻罷松間琴”和“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黃庭堅也贊道:“白首同歸人不見,黃山依舊月明中”;陸游在登臨黃山后也戀戀不舍地寫下了“黃山勸汝一杯酒,送往迎來殊耐久。明年我作故鄉(xiāng)歸,還對黃山一搔首”。黃山除了大自然的神奇之外,又因文人騷客們?yōu)樗麄兊脑煸L,賦予黃山以人文的靈性和不朽的傳說,豐富了黃山的歷史,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相處,構(gòu)成了和諧統(tǒng)一之美。
一天的行程很快就結(jié)束了,沒能享受“溫泉”,更沒有登臨光明頂“一覽眾山小”,不免有點小小的遺憾,但我們體驗了“四絕”之中的三絕,也算是不虛此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