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老城是個不得不去的地方,有種說法"不到老城,不算到喀什"。2019年9月中旬的一天,筆者再次走進了這座年輕而又古老的喀什老城。
改造后的喀什老城,寧靜中蘊藏著純樸的活力。映入眼簾的是老城古巷的神秘氣息,在這里居住著世世代代的維族人。有廷續了千百年的古老文明,它們相生相息,構成了一副別樣的生活畫卷。一幢幢伊斯蘭風格的傳統建筑,是喀什老城的靈魂。復原后的古老街巷仿佛把你帶進了久遠的歲月。
喀什老城是神秘的,神秘的仿佛像蒙著面紗的維吾爾族少女,使你根本看不清她的真面目;老城又是深遂的,深遂的象她那幽深的古巷,永遠曲徑通幽,無限延伸于歷史的長河中。
喀什老城,原稱疏勒,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的記載見于我國西漢時張騫所記載的古疏勒。
喀什老城位于喀什市中心,面積為4。25平方公里,約有居民12.6萬人。老城區街巷縱橫交錯,布局靈活多變,曲徑通幽。民居大多為土木、磚木結構,不少傳統民居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中國唯一的以伊斯蘭文化為特色的迷宮式城市街區。
走在喀什老城的街巷里,感受到的不僅是老城的歷史風貌,還能從一間間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新居里,感受到老城人觀念的變化。
曾經的騾馬店,如今改造后成了極具民族風情的青年旅社,熱情接納著國內外游客。古巷的改變也拓寬了古巷人的視野,新的文化元素和歷史的文化元素在這里碰撞匯集。
改造后的老城,商業氛圍和傳統文化結合的恰到好處,一切都沒有因為是旅游景點的原因而改變。打馕的還在打馕,打鐵的也還在打鐵,都還是本來的樣子。各種巴扎還都承載著應有的功能,比如花盆巴扎,現在老城里的維族居民,還在花盆巴扎購買各種土陶用品。
路邊小店擺出的維吾爾族樂器,很多我都叫不上來名字。生來就會唱歌跳舞是維吾爾族的標簽。勤勞智慧的維吾爾族人民,也是浪漫活潑的,哪里有歌聲,哪里就有隨歌聲而舞動的人群。
彩色的葫蘆工藝品店,就像維吾爾族人民對生活的態度一樣:永遠充滿希望,永遠五彩斑斕。店里每一個細節,都體現著民族特色,精致無可挑剔。
在帽子巴扎碰到兩個在用羊皮做帽子的老人,他們的普通話不是很好,所以沒辦法很好的交流。
老城里的街道,并不是十分繁華。既是作坊又是商鋪,間間相連。每間商鋪的藝人們,各自不停地忙碌著。老城這里很多人依然堅持用純手工工藝來制作產品。
老城里居住了很多匠人,他們以最古老的方式,雕刻出獨一無二的作品。老城,見證著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平凡與榮耀。
有些匠人低頭精心鑲嵌制作著他們特有的民族樂器,偶爾,從樂器制作鋪里也會傳出陣陣調音的樂聲。有的制作品,只有是他們才會制作的銅器,在銅器上雕刻花紋從不用預先繪制圖案。
鐵匠鋪里,師傅鉗著赤紅的鐵丕,用小錘點引著掄大錘的徒弟,狠狠地在錘擊,乒乒嘭嘭。
銅匠鋪里,匠人們總在埋頭輕輕地敲擊著手中銅丕,叮叮當當,此起彼伏響個不停。木匠用特制的車床,轟轟地車著各種精美的木器。
總之,人們大都是低頭忙碌自己手中的活計,有人看貨或買貨的時候才抬起頭來應和一下,仿佛手中的活計才是最重要的事。
喀什老城被一條解放北路分作東西兩邊,東邊各種餐飲的小檔口密布,西邊則按照一些日常用品和各種工具劃分,很多精美的銅器、衣帽、樂器、銀制品的商鋪都在西邊。
有意思的是,老城的巷子實在太多了,大家在行走時很容易迷路。這時候,可以看腳下的路,如果石板是橫著的,那就意味著是死胡同,里面不通了。如果是斜著的石板,那就是通的路,可以一直穿出去。
沿著老城的街巷穿越解放北路,就是聞名遐邇的艾提尕爾清真寺。它始建于1442年,占地面積1.68萬平方米,在國內外宗教界有較大的影響力,據說可容納朝覲做禮拜的穆斯林信徒八萬之眾。艾提尕爾清真寺,外面比里面好看的地方多,寺院內除了做禮拜,真的沒什么值得看的地方,游人一掃而過就行了。
在老城東邊,處處可見烤肉小攤,6元一串的羊肉串,雖然肉塊不大,但也不會放太多的調味品,味道原汁原味。帶花帽的賣烤羊肉串的維族青年,不停地用紙板呼扇著火槽上赤紅的炭火,一邊往肉串上撒孜然、鹽、辣子粉,一邊瞭望著走過的人流,嘴里喊著:“咔哇普--亞克西弄咔哇普”。
見我們是漢人,他又改口高喊:“烤羊肉---真正沒有結過婚的羊娃子肉”那語音如同一個剛學漢語的老外,聽起來有點滑稽。因為看著焦黃色的烤肉實在太誘人,我任性了一把,兩人要了10串烤肉。造完之后,我覺得已經吃不下其他東西了。
在古城里游走,能看見很多熱情的維吾爾小朋友,如果你要拍他們,他們肯定會非常興奮的擺好姿勢。單純可愛的維吾爾族的小巴郎,見人總是甜甜的笑,帶著羞澀。跟他們溝通,不必擔心語言不通,笑容就會拉進彼此的距離。
喀什老城的生活節奏,可以讓游人都慢下腳步來,特別是我這種匆忙的旅人。居民歡樂的說笑、孩子縱情的玩樂、偶爾傳來一兩聲商販的吆喝,都增添了一種祥和安居的氛圍。
老城真的有非常獨特的魅力,很多場景那么溫情懷舊,就像回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光景。大家來到這里,不妨學學維族人民的慢生活,把什么都忘記,喝茶聊天,隨手拍出各種生活氣息的小場景。
走在老街上,會強烈地感受到歷史就是一條流淌的長河。老城的夢里,也有幾分厚重感,沉甸甸的。老城是歷史的廢墟。縱使斷壁殘垣,磚瓦頹圮,卻不能不讓我想起昔日的繁華,想起行走在其間的那些絕代風流的人兒。
漫步在老城里,感受著歲月的流逝,感受著新舊交替,感受著一路的追逐,再駐足回望,這是一座有故事的古城。相比大城市的華燈璀璨,喀什老城更像一個戀舊的老人,保留下了那份純樸的生活氣息。站在時光的彼岸,任思緒漫游,隔著千年的歲月,總能讀出一些歷史的滄桑感。
老城以悠久厚重的歷史、多元燦爛的文化、濃郁純樸的民俗,深深吸引著中外游客,這就是古老而又年輕的喀什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