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很靜,只有電腦的光還亮著,我的心還是蠻平靜的,耳機還掛在耳邊,陪著一個熟悉的聲音,慢慢入睡。窗外有幾個窗戶還亮著光,那里都是受過傷的病人。看著醫院樓頂沿邊用光畫上的黃線,心里靜的可怕,眸里慢慢凝視,翻看著黑白的電影。
仔細想想,自己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回首往昔,時光如同過往云煙一散而去 。總是想把過去的事情忘記,但提醒自己的時候,又再一次的加深印記。生活真的不容易,這難得清靜,是用一次又一次的包容和忍讓,換來的缽依。人還是那個人,不同的是豐滿的記憶,我只是一步一步丈量了自己的人生,不曾知道自己何時離去?
還能想起那個頑皮的孩子,沒有想到會是今天的自己。歲月,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回頭看看那些曾熟悉的人,已慢慢遠去。一部分已陰陽兩隔,一部分變成了熟悉的陌生人,還有一部分聯系著自己。我在想,那個他和她,現在過得怎么樣?有沒有好好的愛著自己;我在想,那個他和她,是不是怪著自己。人生變成了一輛通往前方的列車,列車上坐滿了下車的人。一個個站臺上擠滿了人,都是上車的人。也不知道誰能陪我走到終點?游輪拉起了鳴笛,一股黑煙,突突直冒,游輪上與碼頭上都是回首告別的人,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再次相見?也不知道還能不能相見?
我曾站在街頭,觀望來來去去的人們,有的是腳步匆匆,根本不在意眼前的景;有的是相伴而行的熟人,停留在他們的世界里,根本就不在意陌生的路人;還有的只是看了看,逗留了些許,便消失在人群里。我曾經特別在意著擦肩而過的人,一個個過往印染在心里,不想忘記。可現實告訴我,他們有他們的世界,而我也不過是他們的過去。時間,是距離的左右手,可以相逢,也可以別離。誰都不是誰的誰?誰也可能是誰的誰?所有的相逢與離別,都被裝入自己的記憶里,過去歲月是一個沒有扎口的麻布袋,曾經的所有都裝在了那里。
我可能是太入神,那頭熟悉的聲音消失了 。我就是睡不著,靜靜地坐在那里。緩過神來,還是覺得活在當下是對的。抬頭看看醫院的窗戶好像少了很多亮光,醫院的樓沿上黃光也消失了。我剛才太專注了,竟然身邊發生了這么多的變化。
有時候,人還是要活在當下的,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想想現在坐著的自己,心態平和,精神還好,唯一不好的就是電腦風扇的聲音。可能是太靜了,才覺得電腦的風扇有點吵。仔細想想,身邊還是有很多在意自己的人;仔細想想,身邊還是有慢慢遠去的人;仔細想想,身邊還是有慢慢熟悉的人。時間,是離別的藥引,曾經熟悉的聲音,慢慢消散。一些在意的人,放在了心底;一些不在意的隨風而去。有時也比較傷感,覺得為什么就這樣離開?后來,我參悟了人生真諦,沒有可以陪著走過一生的人,最終都會離去。人間萬事,自有命數,順其自然便好。天地生萬物,終會回歸混沌。
房間開始變得有些冷,我打開了空調,把溫度調到24度。人可能就是這樣吧,需要了,自然去尋找和索取。對于未來的事情,我總會帶著感悟前行,人生有很多秘密藏在瞬間,只要你有一顆感悟的心,就能找到生活的謎底。
空調開啟后,房間慢慢暖和起來,即使房間很靜,也不覺得心那么的空洞。也許是餓了,順手拿起一個桔子,放在嘴里。我在思考,人到底該怎么樣活著?我想,那開啟的空調和吃掉的桔子,是不是能感悟到點什么呢?冷了,所以空調開啟來了;餓了,所以桔子放進了嘴里。所有的這些,都可以解析為聚集與分散的轉換。“冷”和“餓”代表著一種吸入的狀態,是被動的,為“凹”型;打開的空調和放進的桔子,是被動中的向前,為“凸”;“凹”與“凸”,相對吸引,為陰陽之恒,即道法自然。所以,我做的這兩件事,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生百態,也是如此。所以人來人去,是自然法則,不必過多的去糾結。接著,我把空調的溫度調到了25度,是誰讓我這么干的?我又吃了一個桔子,為什么要這么干?這都是意識干的。意識,是人的情感;意識,是天與地的感應。人分男女,地生兩級,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上來講,就是聚集與擴散中的演變。當然,如果你足夠的入神,你就會發現這兩種狀態的轉換。所以,陽明心學會告訴你,“一切歸心”,也就是佛家所講的,“佛在心中”。當然,思想升華到一個高度,你還會想到來自東、西方的那些神話,比如:中國的神話故事,古希臘神話,埃及神話等等。還會領悟到伊斯蘭教,印度教和天竺教的一些教意,找到產生的根源。而所有的這些思想文化,都來自于生活,來自于天地萬物。所以,我才那么執著的去感悟瞬間的靈動,做一個有思想,有故事,能感悟別人的人。
人生是短暫的,好好珍惜來到生命中的人,做到“來者舒心,去者祝福”,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這個世界。
我只是想把善念來傳遞,所以才變成了風;我只是想讓痛苦的人不再悲傷,所以才變成了風;我就是風,游走在世界的角落,吹著天,也吹著地;我就是風,游走在人們的心間,愛著別人,也愛著自己。
———— AuRedLi
2017年10月17 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