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秋天似乎與往年的秋天不同。往年的秋雨在秋風里穿行,淅淅瀝瀝,斷斷續續,雖說陰雨連綿,中間總有幾天停歇,讓人把潮濕的心情涼曬、風干。秋風、秋雨似乎也會體諒草木,讓那花花草草在秋日的陽光下一展沐雨之后的風姿綽約。
在這風駐雨歇的時候,農人們可在秋陽的光輝里,把收獲之后的喜悅盡抒。做為從小生長在鄉村的我,也希望這秋雨,能夠暫且駐足,讓農人在秋日艷陽下收獲、播種。
離開渭北農村的家已三十多年了,可心里總是在夏秋兩季收獲的時候惦記著五月底、六月初地里的麥子,一天天黃了,該收割了。這段時間不要再下了,雨多、風大,麥子成片倒伏,收成又要打折了。倒伏的麥田密不透風,天不好轉,成熟的麥子就在雨水里發了芽,盡管以后天氣轉好收獲的也是村里人稱的“芽芽麥”,要產量沒產量、要質量沒質量。磨出來的面,搟面、蒸饃口感都不好,村人們叫做“黏(rán )牙”。就是那收回的麥草(也有叫麥秸的)做牲口的飼料也不行……
九月底到十月初,又惦記著地里的玉米(有的地方叫包谷)該收了,掰了棒子,趕著時間剝皮(què )皮,拴成六個、八個的一爪,要么一排排掛在院子里的土墻上,也有搭架子或埋桿子踅成一朵一朵的等著風干。再就是挖玉米稈、騰地、涼地等著種冬小麥,都是些體力活,一般人沒做慣,在那十天半個月還真是吃不消、受不了。
遇著今年這秋雨綿綿不絕的季節,種玉米的可就要受罪了,平常睛日里也費力的活在瀝瀝秋雨中一腳泥、一腳水的來回折騰。白天地里,晚上還得挑燈夜戰趕著剝皮收拾,否則那玉米堆在一起就會發熱捂出毛病來。(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雨天也得趕著把地里的玉米稈挖了、騰地、播種冬小麥。擱在晴天的時候,那些活也就是幾天的事?稍谶@秋雨不斷的天氣里,機器用不上、牲口拉的梨、耬也難以下地,即使下得了地也是弄成一股一股的泥條子,無法平整更不能用耬播種。
只有趕著天氣把冬小麥撒在地里,人工一鋤一鋤把浸足了雨水的土地翻過,把麥種覆蓋。否則,錯過了那要緊的幾天,一季的麥子就種不到地里……
記得,八五、八六年的國慶節假期就是在蒙蒙細雨中,一家人在村外的地里一字排開,腳踏著黃土黏(rán )黏糊糊、一步一步挪著鋤著,在秋雨中把冬小麥種在地里,也播下了來年的希望……
秋風、秋雨,秋葉、秋意,在這秋天似乎能給人無限的遐想,天盡的情思。秋天的雨濕了大地,艷了秋葉,靚了思緒。只是心底有些莫名的潮,這秋天,北方的秋雨淅淅瀝瀝個沒完,似乎在悲惋秋風里的蕭瑟……
不事農活的人可以一把折傘,一件時尚的風衣,一雙嶄新的雨靴,在秋雨里流連,在秋風里徜徉,盡享秋風、秋雨里的秋意。纏綿的秋雨,在秋風里濕折傘,艷了雨靴,倒影在雨水中曳動,思緒在風雨中飄逸。
雨在飄落,折傘在雨中游弋。漫步雨中,神行風里,折傘以及傘下的人成了風雨中飄逸的一道道虹。
雨沐萬物新,風曳草木斜。那一道道虹在風雨秋涼中把濕意濃濃的秋色盡覽。
如今,已遠去了風雨中的土地多年,每逢國慶,只要秋雨綿綿,在淅瀝的風雨中總會憶起那雨中緩緩的一鋤一鋤,還有鞋底沉重的黏(rán )黏的黃泥……
這個秋雨還在窗外飄落的秋天,是否還有如我當年一樣在風雨里一步一鋤踏過濕漉漉的黃土地默默地播種著希望的人,播種著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