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都有一項特殊的工作,就是要給父親弄洗腳水,幫父親洗腳,這個特殊的工作也是從給父親買足浴盆開始的。
社會上給父母洗腳,是從電視上的一則“我給媽媽來洗腳——其實父母是最好的老師”的公益廣告開始的,從此全國在青少年中開展的感恩教育,學校布置作業,給父母洗腳,有的的確也真的為父母洗了一次腳,走了一下形式,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些教育。我認為,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能走形式,應該根據實際,做一些必要的實實在在地行動。
父親今年八十六了,身體很好,只是腿有點疼,報紙上說熱水泡腳好,父親就天天晚上在衛生間泡半個小時的腳,我看到電視上廣告的足浴盆,非常適合父親泡腳,決定給父親買一個。利用星期天,到銀座商城給父親買足浴盆。父親特別高興,父親說:“我早就想買了,就是太貴,不舍得,買它,正合我意!”父親進屋拿出他平時的筆記,翻到有關足浴盆的介紹一頁,對我說:我早就關注足浴盆了,專家介紹,足部是人體經絡最為集中的地方,通過足浴而疏通經絡氣血,可以達到保健和治療的效果。有效促進全身血液循環……
晚上,我給父親倒上水,插上電,讓父親感覺一下,父親把腳放進去,笑的合不上嘴,我問他,舒服嗎?他連聲說:舒服!舒服!我看著父親那雙長滿了老繭的腳,讓我聯想到父親的一生勞苦,現在父親老了,也應該享受一下兒女的孝心,舒舒服服的泡下腳,看著父親滿臉幸福的笑容,我的心輕松了許多,希望老父親健康長壽。
我的父親身體健康,生活能自理,以前都是自己獨立洗腳,從買足浴盆后,很多的事情就需要幫助,如倒水、調試水溫、插電等。我要感謝這個足水浴盆,給我提供了幫父親洗腳的機會。讓我看到了父親腳上的層厚厚的繭,腳跟的裂痕,腳上的厚厚的繭和腳跟的裂痕,這就是父親承載了家庭責任的最好見證,那厚厚的繭,就是歲月硬硬的印記。我在幫父親洗腳時,猛抬頭,卻見父親正用憐愛的目光看著我,眼眶有些濕潤,我知道,父親一定很感動。這個世界,父母為兒女所做的一切都似乎是理所當然的,可我這么一個小小的舉動,父親卻看得那么神圣。
我想洗腳的意義不在于洗腳本身這個簡單的行為,它能讓我們的親人感受到孩子的關心與體貼,讓老人精神上得到慰籍與滿足,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有句話說的好:“什么都可以等,就是孝順不能等。”讓我們每一個人為父母,從身邊的事做起,從需要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