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那些曾感動過我們的食物們
北風起時,嚴冬已至。盞盞街燈,為縮手縮腳疾步回家的行人照亮了前路。經歷一天的勞作,家里的女人煲一鍋冬筍老鴨湯,燉上盅雪梨銀耳百合羹幫老人暖身,給孩子驅寒,順道給自己和愛人的腸胃做一場鮮甜、滋潤的“按摩放松”。人的精氣神離不開飲食的滋養,寒冷的氣候更需要補益功效的食物來補嘴空、祛濕寒、護肌體、暖人心。
底部墊著筍尖與鵪鶉蛋的紅燒肉,湯汁緋紅、晶瑩剔透;尋常的大白菜,經醋那么一烹,成了既下飯又養生的寶貝;燉煮夠火候的雞湯里撒些菌菇,放一小掐細絲面,鮮美得你直豎大拇哥;冬瓜、紅薯煮得軟軟糯糯,入口即化,烹制一道冬瓜海鮮湯,膠狀質地,那味道繞舌打轉,久久揮之不去;用面包機做雜糧面包,放上手工熬制的黑糖,口感渲軟;再搭配一道酸奶酪便是絕佳的滋味;蘿卜丸子湯,配一碟子剛腌好的辣白菜,滿是女人對家人數不盡的寵溺與關愛。遲歸的夜里,總有人等候著為你遞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煎蛋面,這樣的人生,該是怎樣的幸福滋味?
眾口能調,靠的是招招鮮。廚師用心烹調的食物,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與食者其樂無窮的味蕾體驗,正所謂“料理無難事,食物不貴賤,用心誠百遍、其意乃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