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臨夏州康樂縣地方史志辦公室主任馬曉春的作品之前零零散散在網上曾閱讀過一些,集中閱讀他的作品是在2016年7月中旬,他的作品集《心靈放歌》即將出版發行,曉春邀請我一定要為他的作品集寫個序言。因為當時我還有四五天就要動身前去重慶,機票已提前訂好,曉春要的序言又有點急。于是我利用三四個晚上熬夜認真地閱讀了他發來的厚厚書稿,閱讀過程中我被他的作品深深吸引,動身之前匆忙寫完序言發給了曉春,因時間太倉促,深怕自己的匆忙而作玷污了曉春的作品,內心一直感到深深的不安,好在我所寫的序言曉春說甚是喜歡,并有多家媒體轉載刊發,我這才將一直懸著的一顆心放了下來。今年冬季曉春的又一本作品集《劃過指尖的流年》即將出版發行,于是曉春發來書稿邀請我再次為他的這本文集寫個序言。
《劃過指尖的流年》多么富有詩意的名字,靜靜的夜晚,泡一杯鐵觀音,伴燈靜坐,開始閱讀起來。這一讀,手便不能釋卷。徜徉在曉春的文字里讓我陶醉,他不管是寫生活還是寫感情,詞句里都流淌著熾熱的愛,這種愛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不是虛假的仿制品。那些溫情的、真實的、樸素的而又充滿靈性的文章包圍著我,讓我不由自主跟著作者的文字或喜或悲,竟不能平靜起來……
曉春正氣樸實,曾當過兵,轉業后便在政府部門工作。我可以想象得到他在工作時的忙碌身影,但他的眼里又隱藏著一股特有的靈氣,在他忙碌的身子里一次次被筆尖劃過,就像那橡膠樹一樣流出汁液——這就是他的文學作品。從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出,曉春是一個在心海里的漫步者,他在敲打著心靈的文字;他是一個跋涉者,也是一個欣賞風景者。寒來暑往歲月更替,在他的眼里都成為了一道風景,人間真情在他的內心時時起伏跌宕,他不需要什么褒獎,寫他所喜歡的文字,他始終在跋涉途中,攀登一種境界。我想一個長期工作在行政崗位的人,能夠如此有著個人的思想,又能寫出津津有味的文學作品的人,一定是個熱愛生活,并且具有深厚的人文素養。
《劃過指尖的流年》這部文集由散文卷和詩歌卷兩大部分組成。我們都清楚散文一般分三大要素的,即記敘、議論、抒情;也有說四大要素,但我覺得不管是三大要素,還是四大要素,都包含抒情這一重大要素,抒發作者的強烈的情感是散文的靈魂。一篇成功的散文都凝聚著作者深深的情感。比如曉春的散文“懷念太祖母”、“懷念我的奶奶”、“奶奶做的漿水面”、“感恩母愛”……通過這些文字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親情的抒寫令人震撼。感情薄弱的散文終究是站不住腳的,而曉春散文最大的特色是以情見長,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細節是散文的重要構件,散文又是由許多個鮮活的細節構成的,典型生動的細節使散文細膩耐看。曉春所寫的許多篇章都包含著生動的細節描述。
另外曉春對友情的抒寫也令人難忘。真實的記敘是成功散文的根基。只有事實是真實的,散文才能打動人。虛假的記敘只能敗壞散文的命脈。曉春的這本詩文集中的散文都是建立在真實記敘的基礎之上的。比如“難忘戰友情”、“相逢是首歌”、“網上有你的守望”、“親愛的你在哪里”、“問世間情為何物”、“離別的時光”等等文章。我想,作為詩文集中的散文,本書在寫法上的感情熾熱、細節生動、記敘真實和議論恰當,都是值得肯定的優點。
曉春簡單,但是有心,眷戀親情、靜思人生、感念愛情,都能讓讀者在優美的文字當中悟到既簡單又深刻的人生體悟,不經意間打開讀者緊縮的眉頭、糾纏的心結。作者把平凡的事物,眼看、心想、分析、對比,判斷和歸納,然后用自己的思想、感情,通過簡單、平靜而生動優美的文章記錄下來。字里行間,充滿著靈性的真情和冷靜的思辨。給人啟迪,給人關愛,給人愉悅,給人長久的回味與記憶。
詩歌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是語言的精華,是人類最純粹的精神家園。古今中外的詩人們,以其生花的妙筆寫下了無數優美的詩歌,經過時間的磨礪,這些詩歌已成為超越民族、超越時空的不朽經典,扣擊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給人們以思想上和藝術上的雙重享受和熏陶。
馬曉春的詩歌不受傳統格律形式的束縛,詩構思奇特,短小清新,意境優美,趣味獨特,有一種簡淡平和和天真自然的風調。曉春的詩有多樣的表達形式和其獨特的美感,思遠懷古、狀物抒情,乃至褒貶時事、酬酢應對,均能顯示其文人情懷和高潔志趣。他的詩歌作品鋪敘開合,平和幽雅,立意新穎,敦厚耐讀。煉字、煉句、煉意之間,詩情滿懷。讀他的詩,好似與曉春隔空隔時地對話,一個真正的詩人伴我左右。
寫作是了心靈的趨向。而創作的的道路是艱辛和疲憊的,曉春的《劃過指尖的流年》中的每一句詩文都有一份素雅的心境,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寫作是他的生命的一部分,而富有詩意的生活捕捉瞬間個火花又是我們每一個文者的愿望,曉春的每一 篇(首)作品都執拗關注并透視著生命,而這種關注與透視始終貫穿著綿綿的愛戀,他表現的觸角延伸到大自然,那些沒有生命的現象和事物,在他的筆也鮮活起來。
從曉春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有著深厚的生活和文學基礎,并具有作家所具備的敏感、銳利、真實和熱情,這使得他對人情事故、景物風格有著細致的觀察體悟,信筆成章,不虛行程。而我覺得,一個作家最為重要的,還是他的天賦。天賦所給予曉春的是那種對文學的熱愛、不舍,對文字的理解、靈動。不管是曉春的散文作品還是詩歌作品看似他信手拈來,隨性而發,但仔細品味,就能發現曉春真的苦心孤詣,匠心別具,遣詞造句十分講究。
一本書就是一顆顆心靈的種子,能抵達讀者精神空間,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徜徉在曉春《劃過指尖的流年》這本詩文集的字里行間,我充分感受著悠然與恬靜,細膩的情思,美妙的心路,深沉的醒悟都在展現在我的眼前、在我的心里跳躍著------
作者簡介:姜秀麗,筆名:清雅,《悅讀天下.乾坤文叢II》《楓葉之聲》《畫都意象》等文叢主編,《滿江紅》《虞美人》《浪淘沙(詩歌卷)(散文卷)》《且行且吟》《云中誰寄錦書來(詩歌卷)(散文卷)》《常青藤》《錦書流年(詩歌卷)(散文卷)》《墨海書韻》《流年絮語》《歲月流韻(詩歌卷)(散文卷)》等詩文合集執行主編,《中國草根》《沃土》雜志編委。曾先后擔任睿致傳媒主編、悅讀天下全媒體策劃中心主編兼總編助理、大型文學網《悅讀天下文學》網站站長、《悅讀》雜志副總編輯。2012年11月,接受過“團中央分類引導青年工作活動案例《身影》訪談欄目的采訪。文學作品散見于《山東文學》《博愛》《京民文苑》《齊魯英才》《北京詩人》《威寧詩刊》《青島財經日報》《煙臺日報》《煙臺晚報》《民族日報》《攀枝花日報》等報刊雜志。2010年出版個人作品集《心在水云間》,策劃主編圖書出版50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