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本書中,如果沒有自己的觀點,而只是各種已知知識的堆砌,那這本書又有什么意義呢? ——題序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曾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統計學的學習過程何嘗不是這樣:初學統計時,看到一種方法,覺得就是這種方法,如學到t檢驗,覺得t檢驗就是用于兩組均值比較的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突然發現原來看過的方法并不是所想的那樣,如在線性回歸中也看到了t檢驗的身影,這時覺得t檢驗不再是自己想象中的t檢驗了;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就會明白方法還是原來的方法,所謂的疑惑只是自己心動而已,這時就真正理解了t檢驗的含義,而不再把它當作一種固定于特定場合的檢驗方法。
對于統計學初學者而言,通過課堂老師的講授,不難達到第一種境界;然后通過接觸各種資料,慢慢就會發現各種方法跟課堂上所講可能有所不同,剪不斷,理還亂,逐漸進入第二種境界。此時,如果不能厘清思路,則很容易陷入迷惑和混亂,想達到第三種境界就難上加難了。當然,你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查找各種信息,從而為自己解惑。然而這種資源雖然多,但較為零散,而且可能會看到眾說紛紜的情況,使得你更加凌亂。幸運的是,馮國雙博士的這本《白話統計》以通俗、幽默的語言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統計學中的各種概念和思想,為很多人消除了留在心中多年的存疑,可以在這一階段幫助讀者答疑解惑。
目前,歐美有不少類似白話介紹統計方法之類的書籍,這類書的特點是:不像教材那樣用冗重、拘謹的語言來介紹統計學方法,而是以風趣、淺顯的話語來解釋說明;內容不一定多,但盡量深入。相比之下,國內的這類書籍并不多見,這就導致很多非統計學專業人士覺得統計學“面目可憎”,始終無法真正喜歡上統計學?上驳氖牵壳爸饾u成長起來的年輕的統計學家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馮博士的這本《白話統計》正是讓統計學盡量接地氣的一種有益嘗試。
《白話統計》凝結了作者十多年來對統計學的理解,采用別具一格的編寫理念和思路,對各種方法的介紹不再是介紹方法本身,而是試圖將各種方法之間的聯系闡述清楚;不再是介紹方法如何計算出結果,而是盡量說明方法背后的思想。這本書對概念和方法的介紹沒有采用教材中非常嚴謹的語言,而是盡可能用白話來解釋說明。例如,在介紹累積分布和概率密度時,用到了《神雕俠侶》中的情節:在介紹假設檢驗思想時,用到了“女士品茶”的故事;在介紹中心極限定理時,采用了里約奧運會期間的一則虛擬故事。這不僅使得抽象理論形象化、復雜問題簡單化,也增加了本書的趣味性和可讀性,體現了作者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在此,我向各位推薦《白話統計》這本著作。無論是初學者、統計學專業人士,還是統計學應用工作者,相信都能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