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是詩的引子。暖暖的陽光從明窗中飛撒過來,玉擊金盤般的書聲令我污濁的心更加澄澈。鳥碎風細,金掛馥郁,落葉似夢,我的事業使在這方天地旋轉。旋轉不僅僅是三尺講臺。我還踟躕在蘆葦的深處,徘徊在涪水的淺水灣……迷離、傍徨又孤獨,此時麻雀銜著瑯瑯書聲朝我飛來,她要在我心靈隱處覓食……
不經意間,我瞥見了一抹綠色,就在陳舊的講桌之角,再細看,令人心驚,這是一株纖細柔弱的野草,微黃中透著清綠,這卻是生命的底色,她能滋潤我干凅的心田。
環顧今日之教室,除了黑色之板,便是白色之墻。單調、空洞、乏味,這是生活之主色調。我猜,若干年后,我的心不是黑,便成了白。可今天,此時,陳陋破舊的桌上竟然放出一閃一閃的綠,這靈魂之綠究竟是怎樣爬上這“巍然”之桌的呢?
這株小草,純屬野生,絕不是家養。是誰移栽在這廢棄的膠杯中的呢?細觀此杯,透明,還飄出一股股“珍珠奶茶”之香,膠杯之內填滿了或青或黃的沙粒,沙之上有幾塊極微小的石子點綴其間。這些石子最微,卻異常別致有趣,白中透著黃,或黃中夾著紅,勝過雨花之石,超過藍田之玉。不過,愈看愈像孩子們那稚嫩純結、不斷進取之心。這一株動人心魄的綠,與大自然咫尺天涯,可這可愛的小草有姓名嗎?
好似一株嬌羞的水仙花,可葉片太樸素,沒有水仙的高貴與飄逸的風韻;又極像一棵韭,但又缺少韭的清新、淡雅之馨香。再細細地品味,又有一絲麥冬的影子,但葉片太簿,似乎缺少麥冬那碧綠深翠之傲氣……它與秋或許無關,或許和諧統一。它孑然獨立,不同凡響又超然脫俗。這生命的綠似乎太渺小了,舉目四望,田間、襲上、荒山、溝壑、河岸、湖邊,甚至天之南,地之北,均有它瘦而精神的身姿。可是又可是,我為何不知她的芳名呢?世間越是常見的東西,我們常常又最容易忽視他;越是渺而小的東西,就越是最最珍貴的東西,越是珍稀的東西,也就是極其平凡的東西。人類呀!我們總懷著一顆世俗功利之心,那些許的名祿蒙蔽了我們純潔善良的雙眼。如今之教師如秋雨“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這是多么的無奈呵!為了某些人的利益,我們講了多少違心的話?做多少違心的事?對于這生命的綠色,難道不感到無地自容?傷害玷污可能不僅僅是一個人,而是整整的一代呵!
赤日吐出萬道金光,這時書聲更加清脆,更加嘹亮。有一位身著淺綠色坎肩的女孩在朗誦朱自清的《梅雨潭的綠》。她光亮鮮美又樸素自然,她那逼人的朝氣和那誘人的青春足以讓每一個人心動。她也許就是這株草的化身,正在這幽靜和諧、馨香無比的花園里茁壯幸福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