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宏玲,烏海市林蔭街道非公企業關工委常務副主任,2000年入黨,原在烏海市副食品廠工作,2014年退休。自己創業成立了烏海市蒙達通現代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現在有職工20多人。熱愛公益事業,不管是本部職工還是通過新聞媒體的知道孤寡老人,還是失去親人的孤兒都把愛無私地奉獻給他們,被人們稱為“愛心媽媽”。
河北衡水有一個杜雨凡老人,80多歲,無兒無女,生活極度困難,從2015年6月開始負責贍養,每月26日按時寄300元錢,逢年過節還寄去禮品,直到2018年6月6日老人去世。
寧紅玲對外地素不相識的如此,對本單位的職工更是義不容辭。單位一個職工的孩子得了胰腺怪病,花費巨大,多次治療無效,父母也失去信心,寧紅玲知道后,主動資助8700多元,其他職工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孩子的病治好了,一個家庭得救了。
2017年12月23日,寧紅玲得知13歲叢晨父母雙亡,孤苦伶仃,就把她領回家。正趕上新春佳節,寧紅玲給叢晨買了1000多元的新衣服,吃住在她家,所有開支都由寧紅玲負責,在百忙中去開家長會,郁郁寡歡的叢晨臉上有了笑容,她有了媽媽,還有了一個完整的家!
溫馨社區劉淑珍,重度殘疾,靠輪椅生活。自強不息,還供兒子上大學。誰知道屋漏偏于連陰雨,頂梁柱丈夫去世,一下子天塌了下來。寧紅玲知道后,臘月29開著汽車,帶著牛肉水果糧油全部年貨來到劉淑珍家,讓她先過個好年。寧紅玲說:“你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我們都是好姐妹,有困難我們共同擔著。”正月十五,寧紅玲帶著叢晨來到了劉淑珍家過十五。4月23日劉淑珍兒子回來,寧紅玲得知后又專門去看望,解決他們的物質和經濟實際困難,成了一家人。
在重陽節元旦等佳節,由林蔭街道關工委牽頭,寧紅玲多次把10多名孤寡老人和6名年留守兒童、孤兒,被請到了活動現場,關工委爺爺和奶奶他們切開生了日蛋糕,擺上了香蕉、蘋果金桔等,把3800多元的學習和生活用品送到了孤寡老人和孩子的手中。
寧紅玲多次帶著她的志愿者,到社區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家里噓寒問暖,檫家具和玻璃,送去價值2800多元的生活用品,讓孤寡老人感到貼心窩窩的溫暖,。
這就是寧紅玲,她都無私奉獻的愛心媽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志愿者關工委工作人員,讓我們感動的同時知道尊老愛幼好傳統,人間真情最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