羑河紀實之八十三
葉姐
文生
我小學至高中是在農村念的。在小學的同學里,女同學們的學習成績很好,男同學們粗心,會這樣做作業:住在老大狼(娘)家里,睡在熱坑(炕)上,女同學一般不會犯這樣的錯誤,這也是普遍現象。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雖然村村基本上有村辦小學,但她們能上學也是很不容易的,葉姐的學習尤其不容易。
葉姐在家里是長女,下面的妹妹弟弟多,葉嬸的身體又不好。葉姐經常因照顧祖母、母親和妹妹弟弟而請長假,但是復學后,很快就趕上了,還能輔導妹妹弟弟。
葉姐和許多女同學一樣,愛惜課本,珍惜紙張,鉛筆能用到捏不住。不會為了看小人書撕一頁作業紙作為交換,不會為一道題難做而甩鉛筆發泄,不會沒幾天課本就前后都爛了。男同學們常常這樣,上學沒幾天,課本爛了,作業本撕的不成樣子,鉛筆也莫名就斷了,只好常拿家里的雞蛋去換鉛筆和本,常少不了大人一頓揍。
但是她們絕大部分沒有能上初中。其實聯村辦的中學就在我們石林黑塔村鐵路北面,不能說有多遠,我們村可以說是離學校最近的村。我那一屆小學的女同學能小學畢業的本來就不多,到了中學時就更少了,到公社里上高中的,沒有。
葉姐小學畢業后,和許多人一樣,在地里做起小工,什么都做,平地、下種、拔草、澆水……,干一天掙上五六分工,合計剛一斤糧。沒工上時就去割草,草用來喂豬、養羊。葉姐還要做飯,照顧老的小的……
艱苦的生活,并沒有壓抑住人們愛美的心。
有一陣子,村里的女孩子時興用核桃的青皮把塑料條染黃當頭繩,那時在村東頭的井,還有老牛拉水車,抽上來的水流在渠里,渠邊常有老大娘們在洗衣。有一天,葉姐在渠邊洗塑料條,打扮妹妹用,但有淘氣的男孩子在她身后用小石子打水渠面,受了嚇的葉姐手中的塑料條丟了,她哭著沿水渠追塑料條子,老大娘們痛斥這些不懂事的男孩子們。
葉姐經常找我母親,學習織布和縫衣。葉姐小小年紀,就會紡線織布和縫衣。葉姐家里人多,布就費的多,當時農村普遍窮的買不起布,只能布自己動手織,衣自己做。
和許多人一樣,葉姐認為織白布后染成灰藍黑太單調,她要織方格子布,但是織方格布的配線過程是復雜的,可葉姐樂此不疲,她不僅為了自己能穿上格子上衣,也是讓家里人能穿的洋氣一些,土布被面也不那么單調。
有一天,夕陽西下的天燃著火燒云,我晚點下學,回家途中和葉姐同向而行,她背著打來的草,好大的一捆。
我說:要是我打的話,肯定打不了這么多草。
葉姐說:姐干慣了,你沒做慣。
我說:姐,你為什么不上學呢?我這耳朵不好的人,也能上中學。
葉姐說:因為你是男孩子家,姐是女孩子家。姐能小學畢業也不錯了。
我說:這不公平。姐你難道不想繼續上學嗎?
葉姐說:姐走不開。你坐在第一排好好學習吧,你只有好好學才有前途。俺妹妹弟弟們能學好,俺也就心足了。
后來,我繼續上學,葉姐繼續在地里勞動。
在石林上高中時的一個星期天,我回家拿干糧。那年的冬天,雪下的很大,我耳朵雖然不好,但也聽到了有鞭炮聲,就問母親:誰家的女女要出嫁?
母親說:你小學的同學葉姐。長年的辛苦勞作,你葉姐里里外外是一把好手。一有女百家求,家里媒人不斷。
我說:這么早?還不到二十呢?
也不小了,鄉下不講究那么多,私下里先辦事后領證的。成了家,也就省了那些壞小子們的騷擾。
嫁到那里?
離我娘家不遠,也在羑河岸邊。是平原,比這里好。
我若有所思,吟了若干片斷:
大雪紛飛
姐姐出嫁了……
后來了解,葉姐婚后的生活艱辛,為了生兒子,當過超生游擊隊員,雖然她的女兒學習很好,可為生活所迫,也是早早就出去打工了……
葉姐的命運,在鄉下是再尋常不過,她們的一生,是為家里人過的,很少是為自己……
葉嬸、葉姐、葉女……,一代又一代農村婦女就是這么過來的。
我常想,命運咋就這么輪回呢?
說起來,我的很多同學結婚相當早,當我的孩子還在上大學時,剛五十多歲的他們,有的孫輩已上小學了,有的甚至上初中。
現在,聽說,葉姐在家,照顧正在上學的外孫女外孫,和沒上學的孫子孫女……。
現在,農村有點辦法的人,孩子小學畢業后,都在想法送孩子到城里念書,葉姐一家也是這個打算。
我有時會忽然想起那年大雪紛飛的詩,當年是朦朧的,多年后清晰起來:
大雪紛飛
姐姐出嫁了
過了橋
過了鐵路
過了灑下汗水的土地
還是沒有走出
古老的羑河
大雪紛飛
姐姐出嫁了
離開了熟悉的村莊
到充滿憧憬的新村
過新的生活
而新的生活
是過去生活的重現
大雪紛飛
姐姐出嫁了
紅色的炮屑
映紅了雪地
雪地上有很多人的痕跡
姐姐留下的是
含淚的微笑
大雪紛飛
姐姐出嫁了
清脆的鼓聲
紅紅的新衣
都在鐵路那邊隱去
姐心中的痛
卻不會消失
大雪紛飛
姐姐出嫁了
河那邊
也是大雪紛飛
很快
雪地上
沒有留下痕跡
大雪紛飛
姐姐出嫁了
那一天,留在姐姐心中
現在,在有雪的日子里
姐姐接她孫輩
總會在雪地上
留下痕跡
羑河紀實系列均為原創
2018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