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云開千里遠山碧,風靜一簾明月閑,老去興懷空繾綣,寂來平臥憶從前。
歲月的履痕早就被風雨滌盡,記憶的殘片亦失去時效無存。
有些故事,除了回憶,誰也不會在意;有些東西,除了湮沒,誰也不會保留;有些情感,除了自己,誰也不會懂得;有些無奈,除了沉默,誰也不會訴說。
縱算歲月朦朧,花自飄零,依然可以覓尋當年飛落的影蹤;即使水盡山窮,葉落枝空,老去的年華依舊可以風姿萬種。
人生就是做人與行事,若要做好則不容易。為人哪能時時心想事成,而身不由己處處無奈又實在太多,但遇事能泰然自若的人,大都懷有一顆飽經蒼桑的心。
歲月是一棵縱橫交錯的大樹,而人的生命,只是枝間進出翻飛的一只小鳥。如果哪一天,當你遭遇人生的冷風凄雨以致諸事不順,又感到心力交瘁不堪承受重負,不由生出絕望之念時,不妨換個角度看這一時困境,不要有自怨自艾的懊惱,也不必生怨天尤人的沮喪,而要把眼光放遠,把人生視野加闊,要耐心樂觀地去努力奮斗,從而在你不經意的時候時來運轉,美好的新生活就會出現在面前。
別把自己太當一回事,在匆忙人生行程中,個人似微塵,只能是一個過客。要謙虛做人,應低調行事。如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結果就會大失所望。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是心氣修養,是行事風度,是達觀的處世姿態,是淡泊的成熟心性。心懷大度,能使自己心靈健康,做到生活輕松并行事踏實,會讓身邊的人更喜歡與己相處。
當你在高處的時候,你的朋友知道你是誰;當你失落的時候,你才知道你的朋友是誰。時間不一定能證明許多東西,但一定會讓你看透好多東西。所以要用心去觀察人,要用眼睛通過時間來驗證人。
很多時候,我們把自己與社會的關系看得太重要了,其實這個社會上少了誰,日月照樣輪回。紅塵那么喧囂,眾生是這么忙碌,誰又會在意他人的行為跡痕呢?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悄無聲息了,真正驚動的只有那么極少數的幾個人,而那時刻都在為你揪著心的才是你最親最近的家人。
有些人,偏見和固執深入骨髓,他們只覺得自己是對的,只覺得你必然有錯并且活該;有些人,他們的樂趣就是拖你入泥潭,拉你進水中,你過得越難他越開心。對于這種人,漠視就是最好的方式,層次不同的人之間不存在交流,與其多說一句話都是浪費。
有些人,總以為別人幫他是本分,只要好處不看是非,只顧解己憂煩從來不管別人疾苦。生活里不缺激怒你的人,可千萬別失去理性而輕易去做出回擊,而糾纏只會拖累你的人生。當你站高看遠胸懷豁達時,無人能擾你心,無事可令你煩,你的生活一定會過得好。人若欠你,天必還你,這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最好的天意安排。
一生太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而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談得來”。看似簡單而真正能說到一起并不容易,考驗的卻是兩個人的認知、興趣、眼界、思維等因素構成的共同語言。能接得上對方的話,也聽得懂那些暗藏的典故和笑點,才能在精妙處會心一笑。有了興趣愛好,也必須要有重合之處,而共同愛好的存在,才能使聊天內容得到擴充和延伸,而廣度與深度俱備的談資,才能保證相處的和融。
一個人的圈子,其實就是一面鏡子,能清晰明了映出他的生活、思想、習性。聊天,也要求倆人思考角度大致相同,而說不到一起的大部分矛盾,并無對錯之分,其實都源自于看法的角度不同,但固有立場差異卻常常導致話不投機半句多。要相互理解各自的家庭與成長環境,要能看到不足與缺點背后的深層原因。唯有懂得,才能寬容;也唯有寬容,才可能達成一致。最真摯的友情,不是強制改變,而是耐心包容。
心態,決定做人為事成敗;心安,便是活著的最好狀態。人生若求自在,內心須保持淡定與從容,頭腦要有睿智能清醒。時間贈人閱歷,世情盡可原諒。若能守住初心,保持平常生活,就能從容安然的過好每一天。
院里種竹不一定清高,門前客少也不是遠俗。春到看花開,秋來掃落葉,日子過得隨意點好。
聆風賞月,遠離廟堂之上,德高人長壽;看花吟詩,寂處鄉野之中,心寬福自來。
隨隱林泉甘寂寞,詩書作伴度安然,不起妄心思俗事,只好閑意養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