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太大,反復考慮多少次,才敢立下這個標題。既然想起這個話題,并且縈繞在心頭有一段時間了,那就無所顧忌地簡單寫一寫吧!
急功近利
多年前,就有一個說法,經商的、做小生意的人都喜歡短、平、快的項目,而不愿意投資見效慢、周期長的項目。在這個心態引領下,就造成了房地產行業的興盛,和非法集資的高息回報而后遭遇被騙的現象頻頻發生。而同時則是實體經濟的蕭條。人人都喜歡一窩蜂地跟風,卻不考慮自己到底適合做什么。近二年來,因為房地產行業被政府強力調控,則又突然興起了投資虛擬經濟的風氣,而又是一窩蜂地跟進,投資各種名目的新生的或者轉型的非法傳銷項目等等。然而,不管做什么,就是不想投資實業,只夢想著短時間之內暴富,而一步跨入富人的行列。
不勞而獲
虛擬經濟,包括很多種類,如炒外匯、這幣那幣、各種各樣的說不清楚的直銷或傳銷,還有打著區塊鏈的名義的很多經營模式,無不是讓你投入少量的資金,而在不長的時間里可以倍增多少,簡直就是天上真的可以掉餡餅的巨大誘惑。他們的宣傳口號就是:躺著就可以賺錢;玩著就可以賺錢。什么都不用做,每天都有資金進賬,而不影響瀟灑快活,那么何樂而不為呢?不用勞動就可以賺大錢,誰還愿意出力氣、費腦子,而又耽誤時間去賺極少的錢呢?
沒有人情
當下流行一個說法:現在誰還興借錢?沒錢可以借銀行的,可以辦信用卡,就是不要借錢。這個說法,也有一定的合理之處。因為前些年流行的投資擔保——涉及的非法集資大都是騙親戚、朋友的錢;還有就是做生意借錢,結果生意賠了還不上,失信于人。為此,給親戚、朋友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而無法挽回。無奈之下造成親情疏遠,或者反目成仇。
所以,一提借錢,很多人寧愿得罪人都不敢應承,原因還是被騙怕了。
沒有底線
說起沒底線,就是現在的人做事,不但不講法律,不講人情,甚至還不講道德。既然不講道德,也就沒了底線。常說做人要講良心,而良心的標準,就是道德的最低要求。
良心、道德包括人倫、親情、友情以及人與人之間起碼的尊重。如果突破這個底線,還有什么不敢做的呢?所以父子、兄弟姐妹反目的、親戚朋友成仇的不計其數。合伙人之間、委托人與受委托人之間,竟失去了起碼的信任。本來是應該親密合作的各方,卻出現了勾心斗角、互相提防,甚至倒打一耙,反咬一口的現象。
如果道德淪喪,哪還存在什么底線?
關系第一
雖然我國進入了依法治國、依法辦事的新時代,但遇到麻煩有誰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法律?是正當的解決途徑?而無不是先找關系,好像沒有關系就必然會失敗或者做不成一樣。包括向律師咨詢,無不是先問“您和公安局、檢察院或者法院熟不熟?”或者是“您和公安局、檢察院或者法院有關系嗎?”之類的提問。
據筆者了解,任何一個案子,從發生到結束,當事人無不是跑了很多關系。自己沒有關系的,也要把親戚、朋友的關系翻個遍。寧愿花錢疏通關系,也不遠相信法律的公平和公正。這個現象,當然和現實存在的司法腐敗也不無一點關系。
有的正常就可以辦理的事情,比如到行政機關辦個什么手續,都會不由自主地首先想到要不要找關系。找關系簡直就是成了習慣一樣。要不很多人都愿意相信,現在的社會就是關系社會。
貪心不足
貪心,或許是人固有的本性。但在當下這個社會里,或許是發揮到了極致。
比如做生意,按正常的利潤比例,大概應在百分之幾十的范疇,可現實中商家的利潤竟然可以達到百分之好幾百,甚至還要更高。拉動物價上漲的不單純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或者是投資成本的增加,很多情況下則是商家一味追求暴利的結果。
不但是存在暴利現象,還存在大量的偷稅漏稅的違法行為。比如近日網上曝光的明星高額報酬之外大量存在的偷稅漏稅的事實。
因為現實中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既成事實,則又造成了人心的極度不平衡。追求一夜暴富,追求趕超富豪,而又導致了一些人為追求利益不擇手段,不惜以身試法的種種不正常的現象。
最為明顯的,還有貪官的腐敗。動輒多少個億的贓款,簡直又是讓人不可思議。
大體迷茫
因為信仰的異化,拜金主義的盛行,造成了物欲橫流的社會狀態。陷入物質世界的追求之中,精神的空虛則又是必然的。常說財大氣粗,資本掌握著話語權。精神的追求不值錢,不值錢就沒人理睬,又造成了文化人的尷尬。繼而又導致了文化人心態的變異,自愿放棄理想,放棄原則,放棄風骨,甘愿做起資本的奴才或附庸。所以,迷茫的不只是大眾,還包括相當一部分的知識分子。
2018年6月20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