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歷武威,最后留下的,怕唯有那色調出奇單純的天之白以及那令抹雙眼畏光卻又令內心祥和的金色吧。 ——題記
武威的天總是白的刺眼,然而鳩摩羅什寺上空的天更是令人不自覺涌現無限感慨。那種極致的純潔,即便我窮盡一生的時光搜尋美妙詞匯也難以淋漓盡致的描繪,亦或僅僅是構建出恰如其分的詮釋。其單純而平淡的白卻令我這俗人于驚鴻一瞥間不慎迷倒。
在那純色之間,一抹金色透過那薄不可見的云層,將天地間一切空虛盈滿。其光每一日皆是東方打光,同世間萬物輕舞,仿著南朝妃子的步搖,向著西方擺渡由一個燦爛挪向另一個絢爛。千萬年往復壯麗旅行間,每一縷暖色渲染皆觸動世人最為柔弱的心扉。
1600年來,在這祥和之地,鳩摩羅什寺一直矗立著,呼應著這純白與金光。鳩摩羅什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初入內地弘法演教之處。"心山育明德,流薰萬由延。哀鸞孤桐上,清音徹九天。"由是這"弘法利生集英"而"天下名"的禪宗圣地也成為了研究五涼文化、漢傳佛教以及西域佛教的珍貴遺存。
步行至在北大街的拐角,鳩摩羅什寺閃了出來。或許這就是緣,明明不在行程之內,雙腳卻不受控制的移去。
一瞥之下,我質疑起自己的雙眼——這祥和之地的金光普照之下,即便是性喜陰涼的荊芥也將自己暴露在陽光之下。金色垂下,罩于荊芥之上,其輪廓仿若彌漫閃爍金邊,散發出無盡光芒。
寺內花枝橫叉,我盡力繞開,然則卻躲不開落花沾肩。環顧,拜祭之人多半被落花沾肩,卻大多渾然不覺。落花無聲伴著拜謁之人游寺,如此,甚好。落花之輕,沾肩之意,純白之心仿若在無聲訴說著什么真理,卻又等待世人自己體悟。
恍然間,仿若“什門四圣”在宣揚其志,道生、僧肇、道融、僧叡一一籠罩上金色的光芒,于這方純白的天地間,普射出禪理的金色光輝。于是乎,在這天地雙重金芒普照下,世人總是不由自主地篳路藍縷卻又矢志不渝,營造并維系這份祥和。
花香、槐香、墨香,皆為這沐浴金色陽光下的脈脈心香。立足于這祥和之地,回首,觀己身來時輪廓,可笑早已不識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