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瑤老師說,她這輩子最想去的地方就是浮云牧場,因為它的難得,所以執著。在很多眼中,這是永遠搶不到一間空房的地方,就連帳篷房也十分搶手;一個在百度地圖上都很難搜索到的地方,卻被抖音短視頻帶火了。
抖音上瘋狂轉載的短視頻里:推開窗,就是漫天云朵的天空之境;躺在床上,伸出腳丫,窗外是連綿不絕的雪山;這里,滿眼全是藍天、云海、雪山、銜接在天邊的泳池,以及正在吃草的白羊,細碎的蒲公英花瓣在風中飛揚。
雪山之上的浮云牧場,在離成都一百多公里的阿壩理縣通化鄉西山村,這里世代生活著羌族人,在高山之上舞蹈;常年積雪,就在這半山之中,坐落著“浮云牧場”。浮云牧場的由來,與這里白天有時刻變幻的云彩有關。這里四季有花,四月油菜花一片金黃,七月格桑花漫山燦然,八月野棉花潔白如雪。
浮云牧場是典型的高山植被景象,利用西山村海拔兩千米以上廢棄的部分荒坡荒地,辟出林木,草場;種植鮮果鮮花,發展酒店住宿,實現了循環經濟。牧場為當地帶來了人氣,帶活了這里的生態旅游,也讓外界更多地人認識到了這西山村。但歸其一點,是在這遠離世俗的云山之上忘記煩憂,享受自然。
春冬是川西舒適的季節,川西的春天,是峽谷、高山、澗水、奇花等組合而成的多維畫卷;冬天雪花片片飄落,就像浮云落在了地上,鷓鴣山已然積滿了厚厚的雪。
西山不乏蟲唱,潺潺的水聲,遠方的村落和皚皚的雪山。也會有沿著石板小路,向月無還度的詩與遠方。在半石半木的建筑里,撩起窗簾,靜觀云霧如海如煙。
山上的野果變著法兒生,給當地民眾帶來附加價值,海拔兩千米的高山精靈羊肚菌,在疏松的泥土上,開出了一把小小的傘兒;浮云青脆李、核小肉厚,酸甜多汁,羌民會在成熟時節采摘售賣;浮云云果,云果其實就是一種蘋果,只是這浮云云果生長在高山之上,泡在云彩之間;浮云車厘子,一遇著山間回旋的風,就變紅了。
每個在浮云住過的人,入住前一天都會接到來自浮云的電話,聽到類似的話語:“這兩天山上的野棉花開得正盛,水晶房后的山坡拍照很美哦!這兩天晚上溫度已到了零下十度,要帶上厚厚的羽絨服注意保暖。”不同季節、不同時間、不同的問候語會讓人感覺到滿滿的誠意,這估計也是讓人愛上浮云一大重要原因吧!每一個旅行的人,居住的地方,到了晚間,會是碉樓影銀河,到了野外還有漫天的繁星,能看到壯觀的山脈和遠山的剪影。
黃昏日落,遠處的黛山層疊消融,環山的小徑被穿透云層的耶穌光打亮,耶穌光從云朵中傾泄在玻璃房子上,坐在榻榻米上,在樹枝上點上白木燈。在萬物都靜下來的夜晚,在羌山古寨上,天地深谷中,枕著星星,睡在云端,躺在柔軟的月光下做著香甜的夢。
李銀河說:每個日子是人唯一擁有的事務,其他一切只不過是空無。人的一生由一個又一個的日子組成,每一個日子過得如何,是快樂,是痛苦,是煩悶,是無聊,就構成了生命的色彩。我想,在熱情的皮鼓聲里,舞著神杖的羌寨端公、跳著莎朗的女孩,生活應該如天上有多少顆星星,莎朗多少個調一樣多彩吧;而當地人過著的只道尋常的生活,應該使不少人在空無的事務中尋找到了難能可貴的美和快樂吧,瑤瑤老師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