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荏苒,我從事輔導員工作已經十一年了,迎來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因為高校的連續擴招與高考生源的逐年遞減,明顯感覺到現在的生源質量大不如從前。面對這些學生,面對當前的教育現狀,我時常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到底培養什么樣的學生才算是好學生?好學生的標準是什么?”可能不同的人,給出的答案也是不同的。
從高職教育培養目標來看,我們高職層面培養的學生應該是以社會和經濟現實和未來發展趨向需求為導向的直接從事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從企業招聘原則來看,具有較高職業素養的人才是深受企業青睞的人。所以,我認為應該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才是好學生”這一觀念進行深刻反思和重新思考。那么,我心中的好學生是什么樣的呢?
一、有著健康的身心,懂得禮儀和禮貌
沒有強健的體魄和陽光的心理一切都是泡影,一個人只有身心健康,才能發揮自身價值,才能為社會服務。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生活節奏快,各種壓力接踵而來,只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和良好的心理狀態,才能抵住壓力,才能表現出積極向上的狀態。與此同時,要注重禮儀和禮貌的修煉。95后的學生個性鮮明,自我意識強,懂得禮儀和禮貌的學生越來越少,看到師長不懂招呼和回應,半夜打電話請假,稱呼不用尊稱,打扮個性,奇裝異服,出口成“臟”……所以,好學生應該是有禮儀和禮貌修養的,這也是形成良好印象的第一步。
二、有著較高的責任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懂得責任與擔當
列夫. 托爾斯泰說過:“責任心將決定生活、家庭、工作、學習的成功和失敗”。的確,責任感是走向社會的關鍵品質,是一個人在社會立足的重要資本,在團隊中最需要的就是成員之間的協作和彼此的責任感。我院多年來一直堅持開設《勞動教育》這門課,也意在培養學生的崗位意識、責任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使得學生在一個小組(團隊)中,懂得責任與擔當,學會分工與協作,從而高效完成崗位任務,“我的區域我負責”就是這門課意義的最好體現,這也是企業最最看重的職業素養之一。
三、有著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善于交際和交流
善于交際和交流,有著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能活躍在各種活動中的人,往往在企業中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成績再好,能力再強,如果不擅交際,不能與人保持良好的溝通與合作,那么個人的價值就很難體現。所以,在大學期間,我們會鼓勵學生加入學生會和社團,鼓勵學生多多參與各類活動,以培養其活動能力、與人溝通和交往的能力。所以,我認為好學生也必須具備這樣的能力和素質。
四、有著較強的學習能力,善于探究和反思
較強的學習能力,不僅僅是我們所說的高分,也不單單指的是課本知識。老師教給的知識是有限的,而較強的學習能力是無限的。我們現在的應試教育,往往是靠灌輸的辦法讓學生得一個高分,實際上學生卻沒有真正形成學習能力。社會是不斷發展的,知識是不斷更新的,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依賴老師一直傳授的,必須培養起較強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強,則主動學習就強,有了主動性,才能取得成功。一個人在學習與工作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和難題,只有那些能不斷總結和反思,能不斷吸取他人和自身經驗教訓,樂于探本溯源的人,才能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各種障礙,才能不斷走向光明的明天。
總之,我心目中的好學生他們不一定有驕人的成績,但是應有與現代社會高速發展相適應的基本素質,與企業需求相匹配的能力素質的學生。我們不要去抱怨好學生太少,不要總是把眼光“定格”在為數不多的“學習好、思想好、紀律好”的學生身上。要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學生,學校和老師也應為他們創造合適的環境,使他們得以發展。這樣,你會驚喜地發現:攝入你眼球的,竟是一個絢爛的“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