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這里的風很美;此刻,這里的景更美;此刻,這里是南方的北方;此刻,這里是春天里的冬天。
元宵節,也是咱德江的“火龍節”。你在喧囂的儺城看舞龍,我在安靜的楊子嶺走進春天里的冬天。楊子嶺距縣城十公里,是海拔1000多米的城郊最高峰。擺渡上次登山楊子嶺,因為霧太大沒有登到山頂。
今年春節期間的持續低溫幾十年一遇。元宵節前,更是春寒料峭,擺渡宅家,很少出門。
元宵節,天氣稍微暖和,遠山上的霧比往日少了些,擺渡選擇再向高峰行。下樓上路,經大犀山、喻家山、石達頭至姜家坨,開始登山。羊腸小道因為凍土初融,加之牛羊踩踏,一路泥濘不堪。到了半山,羊腸小道也沒有了,只能沿著七八十度的陡坡摸索著繼續往上。滿地冰凌,泥土濕滑。到了山頂,甚幸無霧,山高人為峰,一望空闊,真有《滿井游記》里寫到的“若脫籠之鵠”的感覺。仿寫《滿井游記》里的一句話:始知儺城之外竟有春日如冬且大美,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一路的景色讓人心生喜悅。到了山頂,以往只有在影視或圖片里才能見到,如今卻身邊的霧凇景觀,更是讓人陶醉。只見漫山遍野,一處處霧凇潔白無暇,晶瑩剔透,姿態萬千,讓觀賞者目不暇接。站到在楊子嶺最高峰的一刻。擺渡沒有想到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因為遠處的霧擋住了山峰下的“眾山”。不過,擺渡心里突然即興涌起幾句順口溜:山高我為峰,霧起霧漸濃。德江霧凇美,獨賞樂其中。
一邊感嘆大自然的安靜與霧凇景觀的美麗,一邊用手機不時拍下這輩子第一次見到的楊子嶺霧凇美景。翻過楊子嶺,沿著山的另外一側過下山,到達銀絲村,再經打磨丫村到打磨丫隧道,最后從烏江大道返回。元宵節登山,累計行程20多公里。
今天的楊子嶺,初春的風景引人入勝,特別迷人,迷人到什么程度?擺渡無法用自己貧乏的語言來表達,擺渡任何的語言在如此美景面前都顯得力不從心。你若也像擺渡一樣喜歡德江難得一見的霧凇美景,請看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