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蓮珠,浙江省新昌縣銀星村人,革命先烈梁柏臺元配夫人,新婚七天,送君革命,就成永別,她堅守“夫不回家,決不改嫁”的誓言,直到1973年離開人間。梁小芬,浙江省新昌縣查林村人,革命先烈梁柏臺大姐,信守“弟不回家,姐不出嫁”的諾言,侍奉爹娘,陪伴弟媳,直到1977年離開這個世界。
如果說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仁人志士值得大書特書,那么那些默默無聞為之奉獻為之犧牲的千萬家屬,難道不可歌可泣?
用任何標準衡量,她們都算不上英雄。兩位傳統的農村婦女,一個獨守空房53年,一個信守承諾57年,就這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生于斯,死于斯,這也許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人生履歷。然而在她們平凡的經歷中,卻濃縮著她們作為女兒與媳婦、妻子與姐姐等多重角色的人生責任,也包含著一個東方女性真善美的動人故事。
銀星村口有棵槭樹
亭亭玉立像個女子
樹干掛塊木頭牌子
畫著圖畫寫著文字
///
“辛西少年郎
舉身為國邦
妻淚濕又干
槭葉綠又黃”
///
詩題叫作《望夫槭》
詩旁槭樹葉正黃
樹下一位紅衣女郎
側身凝眸路口盼望
///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
山下查林有個好兒郎
山上銀星有個好姑娘
兩人恩愛情意長
///
1921年臘梅怒放
柏臺蓮珠花燭洞房
新郎悄悄告訴新娘
七天之后遠赴異邦
///
“赴蘇留學尋找真理
‘盜’回‘天火’照亮家邦
最多三年回家團圓
勞你和姐侍奉爹娘”
///
紅燭搖曳淚眼汪汪
無聲哽咽痛斷肝腸
“你真要去我不攔你
多等三年又有何妨”
///
送弟送到大嶺頭
無語凝噎淚千行
“弟不回家姐不出嫁
陪伴蓮珠侍奉爹娘”
///
蓮珠上山挖來槭樹
栽在夫君離家路旁
人樹從此站成風景
月月年年眺望遠方
///
姑姑弟媳勞碌奔忙
上山落田采茶摘桑
望穿秋水盼圓月亮
只盼柏臺早回家鄉
///
公公死前一聲長嘆
“最對不住新婦大娘”
婆婆走時含淚相勸
“早日改嫁找個好郎”
///
“夫不回家決不改嫁”
蓮珠話語擲地作響
苦撐苦熬直到解放
就是不見我家兒郎
///
1921等到1955
三十五年實在漫長
等不回他光榮還鄉
烈屬牌匾掛到門上
///
先生算出命不該絕
一等又是兩年辰光
含淚整出柏臺舊裳
裝進薄棺抬上山岡
///
就在柏臺衣冠冢旁
蓮珠建好自己壽壙
生不能白頭到老
死求能同穴共床
///
柏臺不歸兒女應回
瑞金一個蘇聯一雙
異邦兒女杳無音訊
小兒沙洲獄中夭亡
///
一個苦等53載
一個癡盼57年
共同信守一個諾言
直到先后離開人間
///
她倆用樸素行動
寫出什么是偉大平凡
她倆用柔弱肩膀
撐起中華民族的脊梁
///
查林將被水庫淹沒
把樹遷到蓮珠家鄉
“槭者妻也”佇立山岡
仿佛蓮珠在等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