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文本閱讀
閱讀更像一種評價。倘若
作為詩歌整體意義存焉,
意義近乎可能的內核,
非純文本動蕩形式;
意義也不局限于
作外殼或包袱
而拒絕評價,也可
制造一種超文本閱讀,
目的/意圖/功用揭示軌跡
突破意義與無意義的冗長拉鋸
逃避與承擔,永遠交迫在場
噪音也有助于純粹的恢復
從來沒有固定的元責任
因為門檻,越往后推,
它的鳴響就越鏗鏘;
語感如煙,時間霧一樣涌現,
意義可能還原,也可能不還原,
畢竟閱讀實踐,或流產或嵌入
自由與物質的思想,勒緊一切
必然的尺度,文本的透明性之厄,
為永恒寫作,超乎共同體命運接觸
時間:2019-05-27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