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我們家因白天好關門,春燕無法進入。但我四月份回以后,大門就經常開了,記得好像是六月份,有燕兒想在我屋里砌窩,我爸爸對我說,這是今年分窩的新燕。
因我家大門是金屬結構,密封好,再一個原因燕子壘窩掉下來的泥草,我媽嫌棄它臟,所以關了一向門,新燕只壘了一點。但是,我很想要新燕留下,它使我想起兒時我們家那低矮陰暗還潮濕的茅草屋,想起那燕子往亮屋飛,想起燕子落誰家,誰家人畜旺等老話。現在我的家,高高的樓房,屋內亮堂堂,可我又怕有事要出去關門,會影響新燕兒們出入,留不留它們壘窩?讓我糾結了好幾天。
小時候,我家是茅草房,低矮陰暗,室內潮濕,燕子從來不到我家做窩。因此,我特別羨慕別人家的高大寬敞瓦房。恨燕子勢利眼,舊時王謝堂前燕,年年飛入他們家。
我家曾有兩間瓦房兩間茅草屋,58年大躍進,拆了去蓋大隊養豬場,大隊干部說的是第二年要蓋集體宿舍,可養豬場沒養成,集體化宿舍也泡湯。爸爸被迫無奈,為獲取點辭工補助費,他辭去湘潭市石灰窯廠正式工作,回到農村蓋起三間茅草房。原以為家里經濟狀況會很快好起來,第二年就要蓋瓦的,所以新蓋的茅屋房頂走水很平,可到了每年年底,我們家卻總是負債(那時負債人家多)。屋漏偏遭連陰雨,平平的茅草屋更漏。
春夏季節,雨水一多,我們屋里沒有一塊干爽處。記得有一年夏天,突然下起暴雨,屋內四處嘩嘩的流,奶奶打著紙傘坐在床上,我們兄弟姐妹四人一字排著,靠在媽媽身上,坐在大門門坊下,在那一土磚寬的門下躲雨,我還記得媽媽的淚水引起姐妹哭泣,后來把我也弄哭的場景。這樣的日子一直到73年,我們家好不容易積賺十多年,才翻蓋成洋瓦房。
我姐姐生于老屋,我寄人籬下生,妹妹在伯伯家豬棚出世,弟弟新茅草房產物。房子,是我兒時的無法抹去的傷痛。
今天因燕子壘窩想起房子。說的過去,回想人心楚,有時泣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