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為樂,是古今中外的愿望。所以我的詩歌和散文,一次又一次被親明好友轉發,面對這份幫忙,而大有感觸!
前幾天,我寫作了一首詩歌,在“龍雨萬國詩存”平臺發表。因為龍雨總編要求我提高閱讀量,我便請親朋好友幫忙轉發,而他們都積極地滿足了我的愿望。自然的,我非常感激,就寫作一篇散文,記錄了這份情義而致謝。
情義,當然感人。所以,龍總編在這篇散文的“精選留言”之處寫下了贊詞:“欣賞阿祥的文字,一切來的那么隨意,是情感的自然流淌,是真誠的自然噴發,是親情、友情、校友情、文友情、同事情的互動、互勉。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相信,阿祥的詩歌,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綻放出耀眼的光芒!”而小草作家也同聲祝賀,“欣賞學習了為老師點贊”。
不言而喻,我十分感謝她倆的鼓勵,油然而生自豪,便將散文傳給了親朋好友。特別驚喜的是,我的這一小舉動,竟又獲得他們的大幫忙——轉發,因此感知大家的情義長哉!
共同愛好,可謂牽手走路而互助互進。文友劉永軍每次見到我的新作,都幫忙轉發,這次依然如故,所以我始終感謝他!文友黃小峰,我倆經;ハ鄮兔D發各自的作品,不言自明,他又不斷情義。文友楊杰,高調做事,雖然已是老板——在安徽省蚌埠市成功建立了一家文學館,但仍低調做人,繼續幫我轉發。文友柳素芬,作為“開心相聚詩社”社長,像文友楊杰一樣高雅平和,對這次轉發還是親切的關心。文友黃其海,已與我歡聚過多次,所以對于轉發我的作品,他皆積極。
同學之間的情義,無人不知。這次,我的經歷就證明了此事。譬如張華乾和我中學畢業便未得再見,只是近些年微信上能夠聯系,而他這次既轉發了我的詩歌,又轉發了我的散文,令我高興至極!
我大學畢業盡管已二十多年,可很暢快黃強教授能成為我的微信好友。自然的,他也喜歡我在上進,因此他將我的詩歌和散文都轉發了,讓我無比快樂!
我的親人雖然分散在全國各地,但大家一樣珍視情義。——外甥唐耀作為教師,和外甥媳婦希文生活在山東省荷澤市;侄兒林仁皓博士后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在上海市工作;外女陳林娜和外甥女婿許軍,遠居故鄉安徽省懷遠縣;女兒王苗苗嫁在江蘇省新沂市,與女婿孫東杰團聚;侄女林雨昕,去年從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本科畢業,受聘在南通市電視臺;兒子林世政,正在沈陽師范大學讀大一;愛人蔣敏,就在我的身邊,就在合肥市,他們都親熱地轉發了我的詩歌和散文。
所以,我情不自禁地提筆,贊美這份情義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