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爺爺是從市水泥廠退休的工人。也許受我那位本家爺爺的影響吧,勞動之余,他喜歡采集中草藥和收集民間驗方。他家房檐下,那些大包小包的編織袋里裝著的全是中草藥。夏日里,他家小院里枸杞樹上掛滿了紅瑪瑙般的枸杞,那普通的農家小院里氤氳著淡淡的中草藥的香味。
村里鄉親們有個輕微小病的,常到他家尋求藥方和中草藥。鄰居爺爺家里有的,他送給你一些,他家沒有的,他會主動與你到田野里采集。我們小山村田野的山山嶺嶺上,留下鄰居爺爺采集中草藥的足跡。我患有慢性胃炎,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我到在大藥房做中醫臨床工作的老同學那里就診,他問明了我的病情后,為我開了一付中成藥和十幾付代茶飲的中藥飲片,然后對我說:“那些中藥飲片中有一味中草藥是蒲公英,有很強的抑制幽門螺桿菌的作用,咱們山區的田野里有的是。”從他那里回來后,我堅持按他的醫囑服藥。晚上,我和鄰居爺爺在一起學習太極拳,那天閑談時,我說起我的病情,鄰居爺爺對我說:“等你用完了那些中藥飲片后。我和你到咱們的田野里剜蒲公英。”那日下午,我約鄰居爺爺到田野里剜蒲公英。我走到鄰居爺爺的門口,看到他在親切地送一位客人,手中提著一箱牛奶。這時,鄰居爺爺對我說“你先到屋里坐坐吧。”大約十幾分鐘吧,鄰居爺爺回來了。我們帶著各自剜野菜的工具向我們家后面的田野里走去。正是深秋時節,山坡上長滿了一叢叢,一簇簇的野菊花,黃的,白的,紫色的,形態各異,色彩斑斕。我們在果園和小溪邊尋找著蒲公英,鄰居爺爺為我介紹著蒲公英的生長環境和形狀。兩三個小時左右吧,我們每人剜了半藍子蒲公英回家。
“到我家坐坐吧”。在鄰居爺爺家里,他翻閱著《鄉村醫生手冊》里中草藥知識那幾頁書,給我介紹蒲公英簡易的炮制方法。鄰居爺爺的熱情,讓我想起他送的那位客人的情景,我問鄰居爺爺;“我來你家時,看到你提著一箱奶送一位客人。”“那位年輕的小伙子患有慢性鼻炎,他聽說有一種野菊花茶代茶飲有一定效果,但他不認識那種野菊花。我為他采集了一些,他送我一箱牛奶表示謝意。”鄰居爺爺說。“那么你是把那箱奶退還他了。”我說。“是啊,那野菊花是我自己采集的,怎么可以收人家的禮物呢。你在田野里也看到了,這野菊花滿山都是呢。”鄰居爺爺淡淡地對我說。聽著鄰居爺爺的話,我的腦海里涌現出他那一件件平凡但讓人稱道的故事。他從山上采集了山豆根送給我治療慢性咽炎,他為鄰居搜集利尿的淡竹葉,我妹妹患有痔瘡,他提供了治療痔瘡的中草藥,妹妹托我送給他一個西瓜,他執意不收……“我愛好采集中草藥,對鄉親們來說,我也許只有采集中草藥這點用處吧。其實,對別人有一點用處是我們的福分啊。”鄰居爺爺的話打斷了我的思索,他最后那句話,讓我想起郭小川《青松歌》中“有用處,就是福”那句詩。我問鄰居爺爺:“爺爺,您也喜歡讀詩啊。”“我哪里讀懂詩啊,那是我的一點想法而已。”說這番話時,鄰居爺爺的臉上充滿著幸福淡定的笑容,樸實的語言里包含著對生活的感悟!
傍晚,我告別了鄰居爺爺回家,望著鄰居爺爺送我的背影,我心中想起許多古代詩人描寫菊花的詩句,周敦頤稱菊花為花中的隱士,鄭思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的詩句,贊美菊花堅毅不屈的高尚情操,我想,也許只有司空圖“落花無言,人淡如菊”這句詩可以詮釋鄰居爺爺那淡定名利的人生境界與胸懷吧。
夕陽西下,那滿山滿嶺的綻放的野菊花是那么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