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夙愿,一世向往,一生鐘情,凝聚腦海,深深難忘。
冬日的早晨,輕霧繚繞,滾滾車輪越過村莊、穿過田野行使在鄉村公路上,走過仙女集鎮,來到長江北岸、丹陽之濱的美麗江城馬家店鎮,秀麗的枝江一中校園映入眼簾。
校園門牌四柱擎起潔白玉牌中”枝江中學”字樣格外醒目,各路作家屆時相聚在校園門前。作協主席張同女士,副主席秘書長覃明才先生領我們步入枝江一中的校園。
一中采風的頭天晚上,在采風名單上看到枝江白蟻專家、作家、詩歌散文家張偵群老師也報了名,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因為我倆是同筆共硯的兄弟,無話不說。采風中我們走校園寬敞的林蔭大道間,那心情、那喜悅、那欲望,思緒悠悠,感慨萬分。張偵群指著路旁青青樟樹說,樹干上有粉紅色土沫痕跡,原來白蟻侵蝕了,他常來這里治白蟻,對枝江一中的環境較為熟悉,我側耳聽其介紹,十分愜意。
孫女璇兒是枝江一中的學生,在文英樓就讀。多年盼望的是孫輩能上枝江一中,祖輩的夙愿啊。孫女很努力,終于如愿一場,從枝江英杰學校以優異成績考入枝江一中。我常常趕馬家店辦事,總離不開要路過一中校園,外邊只能見到綠蔭中長長的籬笆圍墻,心中總想看看孫女讀書的學校。枝江作家看枝江教育枝江一中采風機會來了,我毅然決然報名了,了結了一大心愿。
枝江一中采風的日子過去了許久,心情久久難以平靜,筆端上總覺得虧欠點什么。回憶當時那一幕幕情景,隨筆尖慢慢流露出來。枝江一中黨委書記董云周末回五峰老家了,為了參加這次活動,一大早從五峰數百里趕到學校,為枝江作家們介紹枝江一中的發展和文化,在少年作協換屆大會上,他情深寄語同學們,勇敢地放飛文學夢想,其文學情懷令人感動。
枝江市第一高級中學簡稱枝江一中,始建1965年,2005年整體搬遷,新校區占地320余畝,總建筑面積5165平方米,校園典雅亮麗,建筑恢宏大氣,令人矚目,堪稱一流。高一文慧摟、高二文英樓、高三文萃樓、綜合樓是文華樓。教學班級總數60個,每年在校學生達3800余人,有特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55人,國家級骨干教師2人,省級骨干教師2人,學,F有51個教學班,班平64人。1981年被確認為湖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1998年被評為宜昌市名牌學校,1999年被評為湖北省名牌學校。全校師生勵精圖治,克難奮進,一撥撥狀元,一根根棟梁,一代代精英在這里啟航騰飛,2011至2017年連續6年考上重點大學300大關。
校園的陽光校園的風,校園的情愫校園的景。大家在看、大家在聽,大家在想。枝江作協會員一中家屬王衛東老師濃情脈脈,欣讀王老師<<桂子樹下的守望>>,沿著王老師細膩的筆端,仿佛看到了王老師為女兒抄錄理科糾錯題的身影,她那嘔心歷血的付出,詮釋著母親的偉大。武大櫻花園的彩屏中留下母女倆甜美的微笑。讀完王老師這篇深情的散文,同時也看到枝江一中教師的艱辛。
人們常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老作家林朝鳳老師在采風中寫到”嚴娘出好子,嚴師出高徒”,有退休返聘的覃明才老師、省特級教師周德富老師、才華橫溢的張曉春老師,一個個都是枝江一中的精英。她深情地寫到,一中是一艘航在知識海洋中的艦艇,像李發祥、朱政文、董云、還有現在的石雪山就是乘風破浪的好艦長。濃濃筆墨寫下了<<我眼中的枝江一中>>是!欣看知識的長河百舸爭流,揚帆遠航,勇往直前。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女作家董傳蓮老師<<仰望枝江一中>>,她對一中的仰望一刻未停止,她參加工作,專門要求到一中聽課,坐在教室最后一排,認真聽講,用心思考,終于找到做枝江一中學生的感覺。那一刻,她的一中夢仿佛已圓。枝江一中,莘莘學子的向往,莘莘學子的期望,莘莘學子的夙愿。
枝江作協副主席、關廟山文學社主席王雯憬,在一中采風的感懷中這樣寫到,枝江有很多的精英賢才,都是從枝江一中啟骯,有些成為國之棟梁,他們是枝江的驕傲,是枝江一中的驕傲。她看到墻上懸掛的一幅幅合影照,”枝江中學廣東校友會”、”枝江中學上海校友會”、”枝江中學北京校友會”、”枝江中學武漢校友會”、”枝江中學成都校友會”。一段文字,一段歲月,一段歷程。皆因”枝江一中”而同框,一個聲音仿佛在她心底回響:<<下輩子,我要讀枝江一中>>。
紅梅又吐蕊,新苗又發筍。枝江作協張同主席告訴大家<<再優秀的作家,在孩子面前要心存敬畏>>,上個月枝江作協組織部分作家到枝江媒體中心采風,有三個少年作協成員參加,其中來自枝江二中的鄭任智說,這次活動有三句話對我啟發很大,一是作家靠作品說話,二是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三是要不斷地走出去。李蓓佳是枝江一中的學生,她的演講也棒極了,她剛獲得枝江市2019年新時代好少年稱號,好一個有才氣慧根的孩子,一邊是學習成績的排名靠前,一邊是詩歌、散文、小說的見諸報刊,面對這樣優秀的孩子,我們不能不心存敬畏。
文壇聚新秀,藝苑綻奇葩。枝江作協副主席程應海先生,對枝江一中校刊<<小帆>>文學創刊30周年頗有感慨,<<三十歲、正當年>>他這樣寫到,30年的堅守與遠航,一張小白帆承載的不僅是懷忘和回味,更多的是展望和期待,他是多么想和這些年輕的學生們站在一起,再次吹響集結號,向著新的一年揚帆出征,和文學的神圣一道追尋文學道上那持久的輝光。
采風的腳步,采風的激情,在校園激蕩。徜徉書山學海,
情愫中的幢憬,邂逅中的靈感,伴著筆尖的火花,源源不斷地烙印在長長的卷稿上。青年作家薛家培欣然命筆寫下詩行<<一中采風>>,激情燃燒的時刻我縱筆抒寫著<<枝江一中采風錄>>古韻詩。
“潮平兩岸間,風正一帆懸。”站在新起點,我看到了枝江一中的太陽,看到了枝江一中的春天,看到了枝江一中的騰飛。奮進吧,枝江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