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哭不是因為你,我哭是因為我覺得人性是復雜的”,我侄女這樣回我的微信。
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難受。想不到我的侄女——南京大學第二年的研究生,竟然如此清純簡單。我很自責,我怕我今天的這番話已經(jīng)嚴重打破了她心里對人性美好的初夢。
事情的起因是我和我侄女都是抑郁癥患者,我吃藥半年來體重一直加重,致使我所有的衣服都不能穿了,我心里當然恐懼而且焦急。而我侄女從校醫(yī)那里開的不知什么藥卻沒有這樣明顯的副作用。我打電話告訴她想去看看她吃的是什么藥,如果可能的話,我試吃一下,看能不能適用于我的病情。這是個危險的想法,我不敢給愛人說(當然不能說了),冒雨去了嫂子家。
我和嫂子哥哥的積怨很深,這積怨是從嫂子進到我們家里之前的一兩年就積存起來的,痼疾難醫(yī),估計今生是不能釋懷了。但是,對于家里的事情,我們保持著緊密的聯(lián)系,比如合力養(yǎng)老等。
侄女一個人在家。她身體很弱,從她細弱的聲音我就可以判斷出來。看了藥,和我吃的其實一樣,只是廠家不同而已。本來要起身回來的,但是,侄女很熱情,搬把凳子讓我坐了下來。我們便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了起來。
很快就說到了我和她爸媽的積怨。在她心里她的父母無疑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人(很多兒女都是這樣看待自己的父母的),在我們已有矛盾的很多方面都是受害者。我想她能公平看待我們之間的矛盾,便以看過的幾篇文章給她解釋,人是多面體,父母在兒女眼里肯定是最好的人,但對于別人卻并不一定。人對周圍的人是持有不同的態(tài)度的,因為彼此的角色和關(guān)系不同。她非讓舉例,我猶豫之后從腦海中揪出了幾件(僅僅是猶豫之后。現(xiàn)在看來,我沒有意料到整件事的嚴重性)。她大驚,立馬表示堅決否定:“我父母不是這樣的人!”
我知道我傷害了她。傷害了父母在她心目中的美好形象。這是一件殘酷的事。在她看來我誹謗了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人。我說,你不信,很好!就當我什么也沒有說。
可偏偏不巧的是,哥哥嫂子回來了,她非要求證事情的真實性。她當面的質(zhì)問并要求當面的回答。這是很尷尬的事情。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求證過程艱難,但事情因果最終還是出來了。侄女已經(jīng)半瘋了,看著她直直的眼神,聽著她僵僵的聲音,我趕緊離開。
回來后我趕緊給侄女發(fā)了幾條微信,表示我說了很偏激的話傷害了她是很不應該的。我說:“我不敢求得你的原諒,只是,我希望你放下這一切,好好生活。求證是最傻的事情。”我怕她哭,病情反復,趕緊又給嫂子發(fā)了幾條微信,讓她照顧好自己的女兒。
可是一切已經(jīng)發(fā)生了,做這一切又有什么意義呢?
我為了自己能在侄女心中得到所謂的公平印象,說了一些和
她的生活無關(guān)卻嚴重傷害了她感情的話。我記得交談的中間,她曾大驚并且憤憤地說:“你改變了我的人生觀了”。
我覺得自己真的很自私,為了自己所謂的公平印象,如此簡單粗暴地傷害了本已經(jīng)非常脆弱的侄女。父母的為人處世在她心里曾經(jīng)是無限美好無懈可擊的。可是就有人想讓這美好的大廈崩塌,這是精神上的911恐怖事件。收到我的微信后,她立刻表示諒解并且在微信里回我:“我哭,不是因為你,是因為人性是復雜的。”
天哪,這是一件我一生都不會原諒自己的錯誤。我知道自己是個經(jīng)常犯錯的人,但今天這樣的錯誤——虛榮心鑄就的錯誤——是我一生不能饒恕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