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情已四十多天了,居家的日子百無聊賴,今天感到頭昏腦脹,不知想寫點什么,由防疫情我聯想到了十七年前的防“非典”。雖說與現在防疫情不太一樣,但也有極相似的地方,于是乎,當年防“非典”的情形便一幕幕浮現在我眼前:
那是2003年,也是一個春天,非典型肺炎病例先是在廣東局部地區流行,不久就傳入山西、北京,開始在華北地區傳播和蔓延,并逐步向全國擴散。到了4月中下旬,疫情波及到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非典”不僅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威脅,也給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嚴重沖擊。
記得當時疫情發生后,全黨、全國總動員,采取了“四早”“三就地”的防護措施,即: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就地隔離、就地觀察、就地治療。我當時還針對“非典”,寫了一首小詩《遠離“非典”》:“公元二十一世紀的一個春天,‘非典’,這無情的病魔進入了人世間,危及著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一時間,人們平靜安寧的生活被攪亂。戰勝‘非典’,勿需緊張,不要慌亂,需要的是勇氣和信念。‘非典’病人隔離治,健康群體共防范。交通嚴查嚴把關,室內消毒是關鍵。通風、醫藥加鍛煉,眾志成城斬‘非典’。為了明媚之春天,共祝愿遠離‘非典’……”
猶記得當時防范的沒有這么嚴,就是“上班族”防范的嚴一些。衛生部門每天派人駐守在我單位警衛室,對來往的車輛及人員流動頻繁場所消毒。單位要求職工自我防護,少出門,少聚餐。那時很少提戴口罩,自我隔離等等。不過對進出人員嚴加防范。在防“非典”最緊張的時候,也是單位在建的11萬千伏變電站關鍵時期,這個時候最急需專家親臨指導。于是,單位從當時“非典”已很嚴重的北京聘請6位專家來指導,這就無形中帶來了隱患,就得防之又防,嚴之又嚴。為避免交叉感染,要求專家組自帶車,下高速后不要經公司,直接開進變電站大門前,單位派醫務人員立馬趕往現場,對車輛、人員、用具進行全方位消毒,實行隔離。此后,每天醫務人員自行消毒,并給北京派來的專家送飯、消毒,加大防護措施,直到“非典”結束。我對那段防“非典”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因對這次防“非典”不知寫了多少匯報材料。
還記得當年與我所在縣市毗鄰的膠州市,新發現了一例“非典”病例。說是膠州有一在北京上大學的學生,返回到家中出現發燒,到膠州市人民醫院就診,懷疑為“非典”病人,接著就引發了膠州周遭地區人們的恐慌。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大概是2003年5月16日,我單位立即就給膠州供電公司防“非典”指揮部辦公室發去了一封信,信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我們雖然是兩個公司,但我們是兄弟、是姊妹,膠州供電公司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請相信在你們背后,有一個強大的后盾,平度公司會全力以赴支持膠州公司的抗擊非典工作。我們相信,膠州供電公司一定能戰勝非典,度過難關。不管需要什么,一定通知我們,請大家多保重……”5月17日,我單位辦公室就收到了膠州供電公司的信,信的內容我基本記不清了,不過,那十六個字我始終記得清清楚楚:“血濃于水,心連著心。患難之中,真情展現。”在防“非典”的危急關頭,才真正檢驗出了供電員工一家親。
就在相互通信后不幾天,膠州供電公司五名中層及管理人員來到了我所在單位,說是為了當下工作業務進行溝通交流,領導安排讓我接待。說實話,當時真難壞了我,使我左右為難,這不是別的處理的事。接待吧?膠州剛剛發生了“非典”病例,潛在著巨大的人身安全威脅,內心不免感到有點恐懼;不接待吧?兄弟單位專程來人交流工作,情面上過不去,況且前幾天單位里給人家寫信說得那么中肯,領導又專門交代,這也是在“非典”中考驗自己的時候。考慮來,考慮去,最終考慮,盡管當前“非典”形勢嚴重,他們又是從“疫區”來的,但我們可在防范中接待,自己多注意就是了。所以就謹小慎微硬著頭皮匆匆忙忙地接待了他們。過后,還真有點后怕,還對這件事思慮了許多天,直到膠州排除了那個“非典”疑似病例。因了這次接待“疫區”來人的經歷,我有了對當年“非典”刻骨銘心的記憶。
由當年的防“非典”再回到眼前,現在的疫情防范意識和措施已超越了從前,防“非典”已成為“過去式”的頭腦記憶。現在寫出17年前的防“非典”,更能增強防疫情的信念,為打贏這場保衛戰而沖鋒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