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對所經歷過的物事印象都是很深刻的,雖說最終都會歸于空幻,但有些記憶會銘記終生,有些還會在不經意中想起,比如,我現在就想起了井繩。
井繩,顧名思義,就是用它從水井提拔水桶往上提水,抑或是用它在旱井上下運送貨物,有時也包括人。它是用麻或碎衣物擰麻花似的擰制而成的,在粗頭上擰制上一個鐵鉤子,便于掛東西,總長十米左右不等,直徑大約5厘米,是過去農人們必備的日常工具。用的時候,就把它抻開,不用的時候,就先一圈一圈的上下綰,等到綰的離繩頭還有兩米左右的時候,把繩頭往左手一遞,右手再攔腰橫綰一兩圈,繞空遞出來就成。
我從記事起,就認識井繩,但還沒有從真正意義上與井繩打過交道,只是把井繩傳來遞去的。那時候,我家的井繩掛在西廂房的東墻上,不高,我當時用手就夠得到。記得只要大人們忙中在門外一吆喝:“拿過井繩來。”我無論玩得怎么開心也得放下手頭上的事兒,小跑似的取下井繩就遞到大人手中,天長日久,自然把這當成了一種樂趣;街坊鄰里的大爺、叔叔、伯母、嬸嬸登門說:“借你們的井繩用用。”我聽到后,就會屁顛屁顛拿起井繩遞送給他們。日子長了,不覺間連結起了鄰居之間的情誼。
我真正理解井繩以外的意義,還是到了會理解事的時候。那時候,常聽大人們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起初,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來隨之漸漸長大,一看盤著的井繩就想到多么像蛇啊,這才想到了大人們常說的那句口頭禪,想到了被蛇咬,有時冷不丁地看到盤著的井繩,還真有點瘆人呢。再后來,我便理解了這句口頭禪引伸出來的意義:比喻經歷一次挫折后,就變得膽小怕事。
我真正與井繩打交道是從十幾歲開始的。我那時要到東河沿的水井里往家挑水,井很深,需用井繩掛著水桶放下去,才能提上水來。不只是這樣,用井繩打水還得有技巧,我也是搖擺了幾次,不是打不上,就是打不滿水桶,我慢慢琢磨著大人們教我的方法,重新提起水桶,在井里左搖、右擺,再將井繩往下一松,井水就會“咕嚕、咕嚕”地灌滿水桶,從此,我便會用井繩打水了,小小年紀也覺得很有成就感。
當年,我擔著空桶站在井邊,看到過青島下鄉知青用井繩打水,是個二十郎當歲的小伙子,在井沿上忙活了半天,就是打不上水來,看樣子很著急。我放下擔杖要上前幫忙,他還說不用,可能不服氣我這個孩子,也害怕在我面前丟了面子,就索性把空桶提了上來,那意思是讓我先打水吧,別耽誤我挑水。我站到井沿,抻開井繩,來了個“三下五除二”的麻利動作,“咕嚕嚕”就把水灌滿了,順勢拔上來就挑走了,那個知青還不知要在井臺上站多久呢。
生活在鄉村里,不僅僅是挑水用到井繩,還有很多地方用得到。譬如說,往旱井里放取大姜、芋頭、地瓜等,都需要用井繩。我老家是遠近聞名的“中國大姜之鄉”,過去往井里儲放大姜都用井繩,想想可熱鬧了。夜幕四合,一個個燈籠像“皮子煉丹”一樣點綴在一個個井臺,一個個井沿上,圍滿了男男女女在往簍子里裝姜;井口處,一兩個壯小伙子手不離井繩,在往井底下放姜;井洞里,或彎腰、或蹲著一兩個有經驗的壯年在放姜。忙活到高潮處,“突突”的手磨井繩聲,“下去了”“好了”“拔”的吆喝聲,男女嘻嘻哈哈的歡笑聲,組合成鄉村的小夜曲,打破了鄉村的寂靜,蕩漾在鄉野的一片片夜空。這都是井繩所給予的,為鄉村帶來了無窮歡樂,組成了鄉村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當年離了井繩,這一切都不會有。
這樣的場面我也常參與其中,體驗和感受到了個中歡樂和意義。當站在井沿能拾姜的時候,我知道自己能干活了;當站在井口手拿井繩儲放姜的時候,我知道自己長大有力氣了;當我離開井繩的時候,我已從軍赴幾千里之外。
井繩,至于我還有一段特殊的記憶。那時大概是十二三歲的樣子,我和小伙伴到村西北頭的田地里玩耍,記得是看著鳥兒進鳥籠子,怕驚動了鳥兒,我倆就慢慢往后退。退著、退著,我就感到有一種奇妙的失控感,等反應過來已到了井底,這才發現是一個廢棄了的旱井,已沒有了腳蹬處,幸虧不深,可怎么也爬不上去,急得我大喊。小伙伴一看,怎么一會就沒有影了,這是在哪喊,順著喊聲他很快找到了我,也顧不得看鳥了,快跑著到我家找著我父親,又不知在哪里碰到了我堂叔,三人急乎乎地拿著井繩趕來了,把井繩放下去,我攔腰捆住,兩手緊抓著井繩,這才晃晃悠悠地被拔上來。那個時候,我就覺得這井繩真厲害,用別的物件從井里往上拔人還真不一定好用。
還有一次,在村北頭的一眼井旁,有人大聲吆喝著“救人、救人啊!”不長時間,井沿上就圍滿了人,有人小跑著從家拿來了井繩,急急地從井口放下去,這時候,都一齊叫喊著井里的人:“抓著繩子頭”“纏腰上”“眼別往上看”……等到拔上來一看,那個女人已喝了很多水。有人說,她因家庭不順,想跳井,明知道這眼井水不多,淹沒不了人,卻跳了下去,大概是想嚇唬嚇唬誰。既然水不多,為何又喝了那么多水,都不得而知。那次幸虧那根井繩救了她。
井繩在鄉村里的作用,為鄉民所付出的還有很多、很多,不勝枚舉,令人稱道。它已經成為鄉民們茶余飯后街談巷議的知心朋友。
隨著改革開放,井繩已漸行漸遠了。被轆轤繩、柴油機和各種機械設備所取代,現在井繩雖還存在,但卻很少用了。想著漸行漸遠的井繩,想起了我與井繩間的秘密,也勾起了我對井繩的縷縷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