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灘路往北走的林蔭道,是我原來經常散步的地方。在部隊時,周末回來,閑暇時偶爾在這里轉轉,后來退役在當地工作,便時常出來散步,慢慢的成為一種習慣。從路兩邊稀稀拉拉的點點綠色,到綠樹成蔭、百花爭艷,我見證了這個綠色長廊的漸漸形成。有一年春天,四月份的樣子,是烏魯木齊春意最濃的光景,桃花、紫丁花還有叫不上名字的各種花紛紛擾擾,引得蜜蜂縈繞,我被這春意醉了,回家后寫了個東西,大概是感嘆春光短暫,落花如雨,綠化用的開花木,大都只開花,不結果,那又能怎么樣呢,它們把美和芳香帶給我們,留下美麗在世間。記不清什么時候在網上還能搜到,好像有民辦藝術類的學校還用作課堂朗讀文章,現在已經石沉大海了!后來,康明園三期和公務員公寓的開發,紅光山景區及新疆國際展覽中心的建成,使這一區域的區位商指數明顯提高,優勢顯現,周圍環境也大大改善。有時候走遠一點可以一直到紅光山路口,沿BRT6線返回。
回來后打掃屋子,采購米面油醬醋茶安頓下來,第二天,我便迫不及待的把自己捂嚴實、穿暖和出去散步了,盡管天寒地凍,盡管煙霧蒙蒙。寒冬時節,冰雪覆蓋著殘頁,渾實黑沉的樹干,枝丫齊刷刷刺向天空,灰白色的世界里,沒有了春天的五彩繽紛和蜂蝶喧鬧,將一切歸化于深厚的大地。小路兩邊直亭亭站立的楊樹,成排成對的矗立著,那時候一把能夠抓住,在兩顆樹之間能翻幾個倒立;林蔭道里有不少老榆樹,彎彎曲曲的訴說著河灘路的百年滄桑;有一顆老榆樹離散步小路很近,來來回回總是從它的身邊擦肩而過,它伸出一只粗壯的胳膊,橫在一旁,那會兒散步活動活動筋骨,還能跳起來抓住它來回蕩幾下!再往下走,快到河南路立交橋時,有一片前幾年才栽種的海棠樹,掛果的第一年,休閑的人們都好奇的跑來觀賞,紅紅密密的果子在一片綠色襯托下分外耀眼,在”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心理的促使下,讓自己不文明了一把,摘了幾顆果,揣兜里回家,輕輕的咬一口,又澀又酸,吃不成。這回踏著冰雪到這里,看見海棠果紅紅的掛滿樹枝,雖然已經上凍,但在白雪的映襯下紅里透白,更加好看。
在海棠樹林的邊上,有一顆沙棗樹,在海棠樹沒有栽種的時候就有了,當年見它時只有搟面杖粗,和妻子散步到這里,我看見沙棗密密的的掛滿樹,激動的抓緊樹干搖晃,也沒有搖下來幾個,隔幾天去散步,看見樹上的沙棗全沒了,樹干被人踩斜,周圍一片狼藉。總以為不在了,現在看它歪歪地長著,已經有碗口粗,雖然是冬天,它的樹葉還滿滿的簇擁枝頭,倔犟的斜立在那里,似向人們傾訴委屈的成長歷程。
站在樹林邊良久,看著飛馳而過的車輛,思緒萬千。回想起河灘路窄窄的柏油路,兩旁低矮的土屋平房,星星點點的分布在亂石荒草灘上。現在河灘路已經成為烏魯木齊穿城而過的快速路,路兩邊高樓林立,綠化帶花草簇擁,綠色延綿十幾公里,成為烏魯木齊市一道靚麗的風景。幾十年彈指一揮間,翻天覆地的變化,悠悠歲月,滄海桑田,汝影留否?
一絲涼意襲來,才感覺到天氣的冷,急匆匆收起往事,返回時給那些熟悉的“老朋友”海棠樹、老榆樹、沙棗樹拍照,“逝者如斯夫”,往后余生,天涯海角,不常來,卻掛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