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陌園清
云煙俱凈,眼下所有均沾染了現代之光芒,樓房、街衢、河流嶄新,甚至連空氣、陽光、雨露都是新的,一切事物欣欣然顯盡生機。唯有記憶深處,還有些蒙塵的角落,略顯些寂寥和幽遠,但不妨那絲縷悠悠心香彌漫肺腑。
萬水千山,流年如常。有些暖心的話語,縱然出自十惡不赦之人之口,也無礙世人動情于深處,傳之以廣泛。當光影斑駁,彼此面目全非之時,我們自是口口相傳而淡忘了它的前世因緣。
胡蘭成在給張愛玲的婚約里曾信誓:歲月靜好,現實安穩。雖寥寥數語,卻字字擲地有聲,極盡智慧和才華。這樣深情款款的言辭,不光打動了民國才女張愛玲,更叫人驚奇的是,還打動了如我一樣未曾體味過民國煙火的現代人。歲月有時候的確如歌,只是曲調時而歡快時而悲傷。沒有一個人不是盼著“歲月靜好,現實安穩”的,可又有誰人知曉,胡蘭成的水性背情和漢奸身份呢。
我好懷念一切過往,從甘肅到內蒙古,從孩童到成年,從幼稚到青澀,幾乎曾經擁有過的一切都恍然隨了流水。民國往事,我當是從書中得來,讀一遍太模糊,就讀兩遍,依然認識模糊,就讀三遍,一點點讀來,仿佛我打民國走過一樣,就像是從甘肅走來內蒙古一樣,深刻又難以忘懷。
民國,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變革的聲響里有維護傳統的鞭笞之聲,也有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槍炮聲。有時候,慶幸沒有生在那樣一個動蕩不安的年月。但生于何時、何地,在于緣深緣淺,幸與不幸還真不好評說。蕭紅、張愛玲兩位民國才女,最叫我魂牽夢繞,只因那絕代才華。雖隔百年時光,卻不覺遙遠、陌生。
這個時候,北方清冷的天氣把寂寞養肥,南方晴日湛湛,撒一把相思豆,不日也將生出纖枝綠葉來。也最當這個時候,我內心的柔軟,叫我無比流連忘返于蕭紅、張愛玲的曠世才華。她們是幸運的,都出生在家底殷實的家庭,都且才華橫溢,都是民國世界里不可多得的兩株文學芙蓉花。她們是不幸的,生不逢時,動蕩年月里有著不幸的家庭遭遇,和不幸的情感際遇,就連最后郁郁而終都仿佛如出一轍。
蕭紅,離經叛道背負父母的媒妁之約,靠著一個靠不住的男人滿足求知的欲望,想來是不幸的,但也正是那段屈辱的求學之路給足了她文學創作的勇氣和力量。滿懷才情的她,定是不肯認命,一次次陷入情網,一次次被折磨得遍體鱗傷。唯獨,所鐘愛的文字不離不棄,陪伴她走過一道道坎坷。其實,不是她不夠聰明,是歲月太過無情,人世太過苛刻。在她溫軟的心里,始終相信自是真心相愛,便得以相伴到鶴發雞皮。
但這世上,這人世間,從來無有靜好和安穩過。為此,張愛玲也一樣難逃此劫。她更是愛的深信不疑,愛的不能自拔。明明知道胡蘭成風流成性,可她還要放下當紅作家的身段,為他低到塵埃里。
張愛玲相信“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想來蕭紅也一樣懂得。時光隨落花流水漸行漸遠,曾經的情感際遇縱然叫二人傷透心扉,可終究還是愛過了,信過了,也傷過了。但她們滿身的才華,除了疾病以外沒有誰能強取豪奪。
陽光雖然灼燙,若沒有陽光我們的日子將陷入陰翳和黯淡的泥沼。為了心中對愛的執著和熱愛,依舊有無數如蕭紅、張愛玲一樣的女子,奔赴一場場無疾而終的約定。因為,有情人堅信:心中有愛,才有陽光,整個生命才會吹起和煦春風,哪怕某日某月暗自灼傷也在所不辭。